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授权丁香园网(www.dxy.cn)在网站上以宣传为目的,部分刊载《协和医事》一书(书号为 ISBN978-7-108-02837-2)。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五章。
协和医事
丁香园连载内容(连载完毕,欢迎阅读评论) [精华]授 权 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授权丁香园网(xxx.xxx.xx)在网站上以宣传为目的,部分刊载《协和医事》一书(书号为 ISBN978-7-108-02837-2)。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五章。
此授权连载,本协议双方之间不涉及费用问题。
我社保证拥有该书的网络传播权,如因此权利的行使侵犯他人 权利的,由我社承担全部责任。
授权人签字:
授权人盖章:
日 期:
xxx:(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
《协和医事》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诞生于 20 世纪初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任何角度看,她在中国医学、医学教育乃至卫生事业发展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版过几本介绍和评述她的书,但都未能离开医学、医学教育的业务圈子。《协和医事》的作者采用了更开阔的视野,也就是更接近社会大众的方式,用更深邃、开放和活跃的思维,文学式的笔法,对她作了生动地介绍和论述,揭示出一种历史、现实中曾有过的难得的医学精神气质,无疑会扩大她的读者范围,对广大群众和业内人员认识当前医学、医学教育中的某些困境和矛盾,解决医疗现实中的某些困惑,或许有一些启示作用。因此,我对她的面世,寄以厚望。
xx: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
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
x书以文学的笔法再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近百年的历史全貌,娓娓动人。
“老协和”的医学教育有其极为丰富的内涵,它重视启发式教育,重
实践,重视人文、医德教育,曾培养出为数众多的大师级的良医、良师和科学家。老协和的理念,对中国当前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医疗,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协和医事》是一部及时的好书。
xxx(1954 届协和毕业生,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曾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用十天逐字逐句地看完书稿。总的印象很精彩!
用丰富翔实的史料、鲜活感人的事例、生动活泼的笔触,展现了协和九十年的历史,使人们了解到协和的由来、理念、特色和成绩。协和有辉煌的年代,也经历过跌宕起伏,几起几落,但总体来说,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还是良好的。然而事物在前进变化,优良的传统永远优良,而在表现形式上和运作方式上也需适应新的形势。协和应该如何处理传承与变化,怎样保、如何变,也是协和人和关心协和的人必须面对和回答的。看得出,你也是带着感情在担心、在深思着。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有助于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协和的复兴与发展。
目 录
序:“协和”这两个字
第一章 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 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2. 20 世纪初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
3. 中西合璧的油王府
4. 1921:开幕典礼
5. 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6. 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
第二章 好医生如何诞生
1. 准备一颗人文心、一副科学脑
2. 备受争议的协和育人模式
3. 启发那些“想成为自己的个体”
4. 师道,照亮校园
5. 毕业之后的“宝塔尖”
6. 内科大查房,八十多年一贯制
7. 在“熏”的气氛中成长
8. 一个古老命题
第三章 从“贵族医学”到“民众医学”
1. 医学的布尔什维克
2.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3. 走出医院,走进胡同
4. 1930 年代的赤脚医生
5 .给病人以温情的社会服务
6. 打开协和窗户看中国
第四章 协和的民间故事
1. 老协和人的脾气
2. xxx的最后岁月
3. xxx:《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4. 装在“铁肺”里的人
5. “北京人”在哪里?
6. 特殊时期的两部话剧
7. 五十六个xx和百宝箱
8. 老协和的女大夫
第五章 九十年协和主义
1. 1942:风雨飘摇
2. 光荣和梦想的征途
3. 协和式的临床思维
4. 自省、专注和慈悲
5. 医圣时代已过,良医余韵仍存
6. 新时代的大学精神
7. 大众视野中的协和吸引力
8. “协和现象”及“未来协和之道”
后记:我的协和情结与“泛意义协和”
序:“协和”这两个字
1921 年,当小洛克菲勒登上“亚洲快线”轮船时,《纽约时报》说“他去了中国”。同行的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校长xx奇,他在六年前就造访过中国,为了一个建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计划。
这一行人登上“亚洲快线”后,引起了众人的注目。在小洛克菲勒的六只行李箱中,有一大箱全是书,其中一本是描写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xxx则在轮船上被邀请做演讲,他的题目是《中国的医学教育》,乘客们被他的热情打动,特别是讲到现代科学的价值、西方医学如何助力中国xx、又如何适应中国需要而改良。但这些问题对已为“北京协和医院”准备了七年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来说,再熟悉不过。
他们乘了一个多月的轮船,到达中国。站在离天安门不远的饭店阳台上,他们往东北望去,在王府井和东单之间,有一组中国宫殿式建筑,绿色琉璃瓦,汉白玉围栏,画栋雕梁。那片在清朝豫王府旧址之上、琉璃瓦之下的世界,就是即将创建的协和医学王国,老百姓传闻中的 “油王府”。
协和的“志在世界一流”,并非今天大学运动中的空洞口号。它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让世界知道协和。0000 x,xx《时代》周刊回顾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以来的十年之路。除了惊人的拨款数字,就是
它在发展中不断锁定的中心主题:为全人类的健康。而耸立在这个主题两旁,是两大伟绩:一个在美国,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另一个则在中国,是 PUMC——北京协和医学院。40 年代,xxx在清华大学创办农学院时提出的目标是:“清华农学院应当办成中国农学界的 PUMC(北京协和医学院)。”1951 年,新政府接管协和时指示:“协和医院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望,我们一定要把她办好,办不好影响不好。”
协和的成长,充满了医学和医学之外的传奇和故事。
这所学校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第一所招收女生的医学院校,有了中国真正的护士学校;这里的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解剖学教授,根据来自周口店的一块牙齿化石,确定出一个独特的人种——“北京人”,两年后在周口店挖出的第一块“北京人”头盖骨,轰动了全世界;一位叫xxx的美国女人,来协和医院创建了“社会服务部”,关心病人出院后的社会链接,赋予医学以温情,许多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毕业生来此求职;一位叫兰安生的美国教授来到协和,给学生们讲“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他和中国人喝酒交朋友,带着协和学生走出医院,走进胡同,关注更多百姓的健康。日后他的一位学生受到感召,毕业后去了农村,在定县建立起中国“赤脚医生”的雏形。
这所学校的办学,也成了独特的协和现象。曾经的巨大投入,在实施
“淘汰制”、“宽进严出”之后,只有极少数的产出。而这每年平均十六位毕业生的“极少数产出”,后来却成了中国医学界的大半精华,他们每一位都撑起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医学世界。在校园里和医院里,它曾拥有一批医学大家,教学严格并带有xx的启发式,鼓励学生“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学习”。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在协和式的气氛中“熏”着成长,内心的热忱被激发,体悟着怎样成为一位好医生。而这种真正的大学精神令人神往,可惜在后来渐渐遗失。
在今天的北京东单三条,协和建筑群的雕梁画栋、俄式大楼、现代大厦交杂在一起。一块标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门牌,提醒着时间的力量。在今天,这群建筑代表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对后两者,经九十年的积淀,人们概括为两个字:“协和”。
准确地说,“协和”这两个字暗示的是:曾经对中国医学教育和中国医学的推动,医事之道的至高境界。但它在时间打磨中积累的内涵,已超越了医学学科和医生职业。在民间,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期望,赋予了“协和”许多延伸内容,这两个字渐渐演化成——医疗安全感、医学精英、关爱百姓的亲切姿态、病人重获健康与温情的可能。病人说:“我们千里迢迢到北京协和看病,是到了头。无论如何我们心甘了”。
到了新世纪,有报道题为《全国人民看病上协和》。2007 年的一则“协和打假”新闻,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事实:全国那五十多家企图借用“协和”名号的机构,其实在老百姓脑中偷换不了“协和”这两个字所蕴含的医事之道。
九十年后已是别样的时代。协和仍然矗立在沸腾生活中,呼吸着有些浑浊的现代空气。它锻造出来的第一代名医,多已不在世上,但名字恒久流传,成为不可复制的神话。西医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医疗再次成为中国的尴尬问题。今天的协和,更象一个警世者,提醒着人们什么是更纯粹的医学意义,什么是以实现这纯粹意义为目标的医学生活。虽然有人感叹,在数次断篇、演化之后,协和已失去了一些内涵,但仍然是一清早门诊号就挂没了,仍然有一些协和人,拒绝平庸,保留着精英的自律,选择对病人最实惠的方案,仍然尽己可能维护着医患交流的正面形象。
在今天谈协和,不只是为了在曾经的功绩传奇中获得一种因怀旧而生的安慰,也希望通过解读九十年的协和医事,为眼前的医疗困境找到一些标准和答案:什么是卓越的医学院和优秀的医学教育?好医生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是为医之道和为医的幸福感?病人在医生眼中是什么位置?医学如何去关心广大民众?这也许是我和读者所共同关心的。
如果我们问,在九十年之后,“协和”这两个字,对中国老百姓、对医学生、对医生的吸引力,究竟来自哪里?也许是因为人们怀着这样一种不灭的期待:这个世界仍存医学温情,医学以己之力解除病痛。而协和曾以自己独特的医学方式,向人们展现了这种可能。
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站在 20 世纪的起点,美国正在进行一场足以拯救它的医学教育的革命。而中国的一位医学博士xxx,则在酝酿着新的革命。另外一位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决意学医,试图以“新医学”来疗救病苦并促进中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他在仙台学医的第二年,“正值俄日战争,偶尔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于是化名xx,用笔作为一把手术刀,试图切开中国人麻木的灵魂。相比之下,这时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想法,则显得更加科学和实用。
在洛克菲勒之前,一批批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试图用一种宗教的方
式接近中国人的内心,而洛克菲勒在美国日渐浓厚的科学气氛的影响下,开始了在中国的新医学征途。
xx德·xxxx(Xxxxxxx Xxxxxxx)曾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工作多年,他参加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和管理。1951 年,他写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故事》一书,其中有一章叫“中国的xx·xxx斯”,说的就是协和。其中写道:“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兴趣点,除了美国以外,它在中国的花费也是世界上最多的”。
多年之后,他把这所叫做“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校描述为一个故事、一个理想:“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图 1-1-1)
xx·xxxx(Xxxx X. Xxxxxxxxxxx)在 19 世纪末期发迹,在 20 世纪初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除了是“石油大王”之外,他还是一名基督徒。在发迹后,身边一位颇有远见的顾问建议他将精力转至慈善,成立慈善基金会。投入慈善的收入不纳税,总收入未减少,还能赢得乐善好施的社会形象。老洛克菲勒在六十岁时这么说:“我相信这是一个宗教任务:公平诚实地去赚你能赚到的钱,尽可能地攒住钱,然后尽可能地给出去。”
在他儿子小洛克菲勒(Xxxx X. Xxxxxxxxxxx, Xx.)给父亲的一封信中,也说:“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上,专门用来接济贫困的大众,改进教育,发展科学及传播宗教,我以为可取。”
(图 1-1-2)二幅
大手笔起自 1901 年。那一年在纽约建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共有十一座大楼,颇为壮观。从这家医学研究所里,先后走出了十二个xxx奖获得者。后来的xx·xx金斯医学院院长xxx(Xxxxxxx X. Xxxxx),曾在这里任职。1909 年,洛克菲勒又出资防治黄热病和钩虫病。后来任教协和的第一位公共卫生教授兰安生(Xxxx X. Xxxxx),毕业后最早参加的就是这场美国钩虫病防治运动。
所有的钱,必须是以“大规模的整体形式,而非零散的形式给出去”, “避免零打碎敲的捐款方式,避免在过于广泛的范围进行慈善活动”,洛克菲勒父子曾这么阐述他们的慈善之道。钱要用在“关键拐点”。而什么是关键拐点呢?在他们看来,必须是:根除某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根除某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原因,或者播种一种“有生命力”的观点,一种产生变革的能量。基金会的资金必须用在“大规模的示范”,以便他人能复制,最终得到传承和延续。
当 1910 年轰动美国医学界的“xxxx纳(Flexner)调查报告”说到,
在美国和加拿大共一百五十五所医学院校中只有六所好学校时,洛克菲勒基金会看到了“关键拐点”。自此,他们动用大笔金钱,投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建立新的医学、护理、公共卫生学院,提高那些已存在的学校的水平。
据美国《时代》周刊记载:从 1913 年 5 月开始的十年内,洛克菲勒基金会花费了近八千万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钱用于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而“最大的单笔礼物是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截至那时,用于协和共计一千万美金,比用于约翰·霍普金斯的七百万美金还多得多。据 1956 年统计,最终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总计投入四千八百万美元。
弗雷xxx·xx(Xxxxxxxx Xxxxx)就是建议洛克菲勒把财富用来转做慈善的那个顾问。他一直对中国怀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里实施一项计划。他最初向洛克菲勒提出的建议是——在中国建一所大学。在那时的西方人眼中,中国贫穷、落后、文盲很多,是“异教徒”之国,是疾疫流行的“东亚病夫”之国。
洛克菲勒在正式行动之前,总是先作精细调查。为在中国建一所大学,他前后三次派出考察团来中国,分别是 1909 年、1914 年、1915 年。
1909 年派出的“东方教育考察团”团员中包括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医生。
他们突出提到中国在医学教育方面的迫切需要,建议在北京成立一个自然科学的教育机构。洛克菲勒初步认为在中国的计划不宜过大,宜限于医学事业。
1911 年在美国成功进行的钩虫病防治,加上著名的 Flexner 报告的问世,使得洛克菲勒更加关注医学、卫生、医学教育。1913 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一次会议上,董事会在《远东的教育及其他需求》中说,“必须对远东的教育采取行动,包括医学教育和建立好医院。”两个月后,专门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在中国的项目首选医学,投资中国的医学教育,“渐进有序地在中国发展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医学系统”,并派考察团去中国进行更详尽的考察。洛克菲勒在会上说:“基金会现在还是一个小孩,很年轻,没什么经验。世界都是它的试验场……它准备在起步时慢慢发展,希望在不同的可行领域,先收集所有能收集的信息,以便日后真决定去做时,明白可能面对的问题,并在我们所能得到的最佳建议下行动……我们对中国感兴趣已经好几年了。”敏锐的“石油大王”看到了“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机会,空前绝后。”
1914 年派往中国的考察团,考察范围锁定中国的医学教育。这个团中有:哈佛医学院内科教授、芝加哥大学校长、美国驻汉口总领事。这位美国驻汉口领事,名叫xx(Xxxxx X.Xxxxxx),他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都贡献给了洛氏驻华医社与协和,他为办好协和而执着坚持的故事尤
其发人深省。
考察团用四个月时间,访问了中国十几个城市的医学校和八十八家医院,最后总结成一份名为《中国的医学》的报告。这份报告,至今仍是西方人写成的中国医学教育的宝贵史料。《中国的医学》共十个章节,包括:中国卫生现状、中国本土医学和手术、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教运动的医学教育标准、用中文还是英文教学、解剖和尸检、中国政府对西方医学的态度、中国人对西方医学的态度、相关建议及预算。
在报告中描述的中国医学教育水平很低。所有医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都很差,学生的预科教育不足,用中文教学有很大局限。即使是当时的教会医学校,也大都是 1900 年前后新办,外国教员的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
第九章的“委员会建议”及第十章的“财务预算”,直接催生了后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委员会建议”中提到:要做好长期准备,去做在中国的医学工作;在这期间的医学发展,基金会必须是最重要的推动因子,要视野广阔长远;教育应以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为目标;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应鼓励医学院校开展研究;暂时不大力开展公共卫生或建立专门研究机构。
考察团赞同在中国办医学教育,地址在北京和上海,尽量与已有教会
学校合作。选择北京的理由是:北京是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是文化教育中心,易于吸引全国各地学生;当时教育部正努力统管全国的教育政策,加上“旧协和”已有基础,且是被中国政府承认的学校。选择上海,是因为人口多,需要医师。
关于新建的北京协和医学校的标准,考察团曾在中国广泛征求意见,当时有两种看法。一种主张标准可以低一些,以适应目前急需;另一种主张从长远利益出发,要求办xxx的学校,以便培养高级人才,将来可以占重要的领导地位,发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考察团同意后一种意见,这可以解释后来的协和为什么是长学制,为何自办预科,为何用英语教学。考察团还建议日后的新校,招收女生和办一所高级护士学校。
一旦目标确定,分秒必争。一本书关于协和的英文书中这么描述:“No time was lost”。在决定后的十来天,就专设了“洛氏驻华医社”(China Medical Board),主席为洛克菲勒之子,成员中有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所长、芝加哥大学校长、哈佛医学院、xx·xx金斯医学院的教授。顾临为洛氏驻华医社的驻华代表,主持洛氏驻华医社在中国的事务。
xxxxx写了一封信,发给在华有医学工作的美国传教组织,介绍了即将在中国实施的医学计划。在谈到协和如何选择人才时,他提到 “选择那些品学兼优,有悲悯的传教士精神和动力的人,有胜任其职
位的专业能力的人,有志于为中国的医学发展工作的人”。
1915 年 6 月达成协议,用二十万美元购买“北京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原“协和医学堂”只留用少数人员。新的医学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名是 PUMC(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这一年,第三次医学教育考察团来中国(图 1-1-3),团员中有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xxx、罗氏医学研究所的xxxx纳教授(Xxxxx Xxxxxxx),这两位是其时美国医学界最有名的教授,他们专门挤出了四个月来中国。如果说,上一次的考察团是抓住愿景,这次考察团则是赋予愿景以具体的内容。
这两位美国医学界名人,给协和医学教育设立了高标准,“目标是建立一个与欧洲、美洲同样好的医学院,具有优秀的教学队伍,装备优良的实验室,高水平的教学医院和护士学校。”在他们看来,要办一所够得上世界第一流的医学院就要从头开始,而不可能在当时任一所医学院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在设立了高标准之后,他们还考虑了一些细节,比如:入学的标准,教学的语言,医学课程表的设置,课程的长短。他们建议入学标准按 “美国的大部分优秀医学院的可行的入学标准”,在正规中学毕业后至少读两年预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英文和中文,这就是后来自办医预科的前提。
教学用英语也再次得到确认,“因为用中文无法准确地去教学现代医学”,为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英文是进行世界科学技术交流必需的载体。
在选择专职老师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探求科学的精神,是否有教学能力,是否能激发科研兴趣,以影响学生和同行。另外,也提到对如此高标准的医学院,像传教士那样的低工资待遇难以满足要求,必须要有足够丰厚的工资和福利保障。
这个即将以世界一流的标准锻造的“协和”,将拥有外人艳羡的资金背景,严格的学生入选标准,残酷的逐年级淘汰制度,独特的医学教育方法,外中内西的建筑,待遇优厚的薪资……它将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四家一体——临床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家,推动中国医学卫生的发展。
设定高标准需要雄心,而坚持高标准需要意志和智慧。剖析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协和项目,他们期望通过协和将美国的价值观、科技xx、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开创新医学,培养一批了解美国、感情上亲美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附加的政治或经济条款。有人的评价堪称客观:“办校的人,是科学脑,不可完全以慈善、思想文化侵略为目的来论”。
2. 20 世纪初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
20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广阔的试验场,在这里发生着西方曾用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变革,涉及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那时,关于中国国民形象的描述多是:东亚病夫、爱抽大烟、贫穷、身体弱。
在洛克菲勒创建协和之前,西医开始有规模地进入中国是 1840 年鸦片战争后。那时,大量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的活动集中在三个方面—
—布道、办学、传医。在这支队伍中,日渐强大的美国的传教士,比其他国家的传教士,似乎更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活动。美国人希望从对外传教,折射出自己国家的民族精神,传播自己认为先进的文化,向遥远的人们宣传自己信奉的精神,显示大国实力。到 19 世纪末,美国历史上出现了规模最大的海外传教运动,“在这一代将福音传遍全世界”。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热”尤其突出。
曾任中国青年会第一任总干事的xxx(Fletches X.Xxxxxxxx,1867- 1944)说,“我为什么到中国……因为中国生活着三亿不信仰上帝的人。兄弟姐妹们,你们能想象活着不信仰上帝吗?”20 世纪初,美国的入华传教士人数,超过了英国,成为传教热情最高的国家。美国学生志
愿海外传教运动的一位领导人说,世界是他的活动场地,而中国则是中心点。另一位说:“中国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指路星辰,是吸引我们所有人的巨大磁铁”。他写的《亚洲的新时代》,是那时的畅销书。
医学传教士是传教士中的一种,他们的工作可以阐述为:xxxx,在拯救异教徒身体的同时,连灵魂一起拯救了。用一位医学传教士的话说,他们“服从两个天职的召唤:一是基督世界的召唤,二是世俗世界的召唤”。只是到了后来,传教色彩渐渐转淡,医学传教士越来越像医生专业人员。19 世纪 30 年代在广州开设第一家医院的美国人伯驾(Xxxxx Xxxxxx)说:“每周都有成百上千的病人投医,我急于医好他们的病体,却无暇代表他们的灵魂向天堂呼救”。
1906 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这就是后来被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协和是 Union 的雅致译文,沿传至今。
协和医学堂在东单三条东口外,1908 年正式开课,到 1914 年共毕业三十八名学生,当时校园里有十四名外国老师,学校年开支不足五万美元。与日后接办、大改组这个小医学堂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相比,其办校规模和标准,有着很大的距离。而有着这样差强人意水平的医学院,在当时,并不少见。比如在《东北西医的传播者》一书中描写的盛京医院,比如有着辉煌名字却没有辉煌内容的上海哈佛医学校。
其实在协和医学院诞生前,共有四所与协和有关的学校:
协和道学院,在鼓楼西大街,为宗教性学校;
协和女子大学校,在灯市口佟府夹道,后并入燕京,作家冰心曾在此就读;
华北协和女医学校,在崇文门孝顺胡同;
协和医学堂,在东单牌楼石牌坊南,“协和医学院”的前身,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创始人xxx,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曾在这里就读。
这四所学校现在少有人知,但当时却很有名。
“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xxx这么描述当时中国人对科学的渴望,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
1915 年,正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xx,在目睹了美国著名大学对
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后,极受触动,憧憬着在中国也能出现如此引领社会方向的大学,他在日记中这么写:“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牛津、剑桥,德之xx,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第二天,他继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xx,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乃可耻尔”。
那时的中国,xxx形容“是一只潜水艇夹肉面包”,社会之改造却仍未开始。这一切,都在酝酿着后来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五月四号,“这上面的一块面包开始变化,打破两千年来的惯例,因此成为以后五十年长期革命之工具”,科学和民主是指南针。这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已存在两年了。只不过,在严格的八年制和优秀生源的要求之下,它首先迎接的是医预科学生,而非直接招收医学生仅止于培养“医匠”。
有人把中国的西医医学教育,分为三个时期:1900 年以前,是教会医院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医学校陆续开办,但多依靠教会医院,兼收少数学徒,传授医学知识;1901 至 1912 年是医学教育的萌芽时期。这期间有:法国人在上海的震旦大学增办医科,德国人开办同济医学校,南满铁路在奉天设“南满医学堂”;1913 年,正规的中国医学教育开始成形。这一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此后,政府对教会医院采取了维护主权的办法:不得以传播宗教为宗旨,校长、董事会成员必须有中国人。政府还设立了医学教育委员会、护士教育
委员会。
除了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背景之外,1919 年的五四运动,1921 年中国
***成立,1923 国共两党合作,1926 北伐战争,1927 年南京政府成立……协和医学院的初期成长过程,正处在中国社会大动荡的年代。军阀混战,政权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顾不及建设中国,法规不成形,对外国人管理宽松,极少干涉。因为特殊的外资背景,协和就像一个位于北京东单的小型“独立王国”,一座扎根在动荡环境中的孤岛。这个独立王国,在业务技术、校园文化、后勤行政管理方面……自成体系。
在 1917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学之前,在中国,已有两位美国先行者,
他们后来都与协和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们是 1905 年去湖南的xx(Xxxxxx Xxxx)和 1906 年去芜湖的xxx(Xxxxx Xxxxxxxx)。
(图 1-2-1)
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xxx,起先在芜湖医院供职,从 1911-1917 年是上海哈佛医学院的校长,后来两度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长。
受耶鲁大学传教团派遣的耶鲁大学毕业生xx,则在到达湖南后一年,克服重重困难,在长沙小xx西牌楼,买了土地和房屋,办起了
雅礼医院和雅礼学堂。两年后,雅礼医院增加了一位中国医生,有病床十四张。xx在此后创建湘雅医学院时,有着很高的标准,他曾经说:“医疗工作只能按最科学的路线才能实施。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只能遵从xx·xxx斯的标准!我们的医疗工作及教育工作,必须依靠最强大的教会影响,按照教育科研的最高知识、最科学的标准进行。”
但他按照“xx·xx金斯”打造湘雅的理想,因为种种条件限制,未能实现。1921 年,xxx到北京参加了协和医学院的开幕典礼,这个医学院后来才真正实现了一个“东方的xx·xx金斯”。
xx所信奉的xx·xxx斯,是在美国医学教育史上的典范。关于它的故事,离不开“xx·xx金斯模式”的代表人物——xxx。这个本来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的病理学家,对美国医学教育起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致人们后来给他一个这样的称呼——“美国医学的校长”。
xxx是 19 世纪后期去德国学习的那拨儿美国医生中的一个。那时
德国的医学教育,已经超过了 19 世纪上半叶的医学“麦加”之地—
—法国,成为全世界有活力的年轻人向往的医学殿堂。而美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很差,出国读医的大多去德国。从 1870-1914 年,有一千五百位美国医生在德国或在德语国家学习过。这支队伍有着共同的特
征:年轻,男性,东海岸,上层社会。
在德国大学里那个叫做“实验室”的地方,各种先进仪器应有尽有,学生和老师并肩战斗、热烈讨论,新发现的兴奋时刻有可能涌来,年青人的灵魂可以自由探索闯荡。他们充分应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这些彼此关联的学科,去寻找疾病的真正原因和治疗方法。1876 年在德国学习的xx奇,给他家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美国没有这样的实验室课程”。
在德国实验室里,这些美国年轻人还接触了一种新工作模式:全职的老师和研究者。他们已经不满足做一位开业的医生,他们想做探索真知的研究者,或者叫学者。1877 年,xxx从维也纳给朋友写信说: “你知道吗,我的雄心已经不在开业行医上,我更想去从事病理学的研究。如果我不行医就能养活自己,我愿意不行医。”
德国医学在那时如此吸引人,还因为它扎根在同时崛起中的德国大学制度上。由xx在 19 世纪柏林大学倡导的教学和学术自由,教学、学术、研究三者统一,影响深远。德国医学的实验室,置身在大学中。在大学里有自由的氛围,灵活的组织,设备精良的实验室,探求的精神,浓厚的进取气氛,独立的精神明灯。它符合了美国《生活》杂志对“大学”的评价:“大学”是这一千年中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因为 “它创造了一个延续整个世界xx的场所,也培养了大量全面了解这
个世界的智者。”
但 19 世纪的美国医学教育,却遭人如此尖锐地形容:“教学内容极端贫乏,医学资源付诸阙如,学院毫无资金来源,唯一的收入来自学费,而其中大部分都进了教师的口袋……实验室根本不存在……大部分医学院与任何大学都没有关联……也跟任何医院没有关系,因此,教学只限于理论。当时的受业期限照例均为两年……而第二年也只是重复第一年的所学。此外,在许多地方,修业期限甚至只有十六至二十周,医学生也完全不需要先修预备课程就可入学。”
最初的改革是 1869 年,哈佛大学校长xxx(Xxxxxxx X. Xxxxx)在哈佛医学院动刀。一位在哈佛任教的老师说,他“把整个大学翻煎饼似地翻了个彻底,这样的大刀阔斧,在我们医学院还真是史无前例,董事会完全接手院务,彻底改头换面。我们开始领薪水,我虽然不反对,但却担心口袋要缩水了。教学课程全面重订,外来的压力是部分原因,其结果是班级变小,学生变得更好了。”
1893 年,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面世,德国留学归来的病理学家xx奇是院长。他和著名内科学家x斯勒(Xxxxxxx Xxxxx)等,带来了欧洲先进的医学教育:进入医学院前先接受综合大学的预科教育,医学生尽早接触病人,病理和临床紧密结合,实行住院医师制度和住院总医师制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约翰·霍普金斯医学
院提高了入学标准,课程设置中临床、基础实验结合,学院和医院整合成一体,让学生通过亲自感受获得疾病知识。这家新崛起的医学院,被推举为美国医学教育的样板。
(图 1-2-2 xx·xx金斯四巨人)
到 20 世纪初,举目看全美,医学院的教育仍普遍差强人意。在 160所医学院校中仅有一半符合“现代医学教学标准”。这时,一位叫xxxx纳(Xxxxxxx Xxxxxxx)的人,开始调查美国的医学教育,他走遍北美所有的 155 所医学院,并试图给病症开出药方。
xxxxx也是xx·x普金斯大学的毕业生,对“学习理论”有着浓厚兴趣,以致毕业后自己回家乡办学,在实践中检验他推崇的“小班、个体化、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发现效果很好。他写的第一本书是关于全美国的高等教育,尖锐地指出了弊病。这也是后来他被选中调查美国医学教育现状的原因,虽然他没学过医学。
在任何美国医学教育史的版本中,都会提到著名的 1910 年 Flexner 报告。它批评了所有的美国医学院校,包括哈佛和耶鲁。唯独xx·x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被推荐为美国医学教育的学习样板。
难怪后人在写弗莱克斯纳传记时,用了 Iconoclast(打破旧习的人)
(图 1-2-3)这个词。他打破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美国医学教育的新世界。关于建立新世界,他提出的改革建议是:医学校与综合大学结合,保证大学教育水平。学生入学前要至少两年的大学基础,学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学校必须有教学医院,学生能在门诊和病房中参与照管病人,科学地进行临床医学实践。要有医学基础学科的教学和实验条件。选聘专职教师,善于教学,并有进科研能力。
在这份报告公布后,美国那些不合条件的医学校被关闭,从 1907 年的
一百六十所,减为 1914 年的一百所。毕业生数目也减少了一半。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一直在改革前沿。日后的协和,正是沿袭了美国医学教育的改革的精神。
除了医学教育之外,还有另一场改革也为协和的成功埋下伏笔。这就是在二十世纪初在美国提倡的标准化医院管理。日后的协和医院,每个科室也有这样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文字装订成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准确地说,协和后来的成功,应归于医学院、医院两方面的合力结果。
3. 中西合璧的“油王府”
1916 年,从温哥华出发至中国的轮船上,有一位建筑师与协和第一任校长同行,他叫xxx·xxx(Xxxxxxx X.Xxxxxxxx)。他这次前往北
京,负责设计协和的建筑。
就像在协和创立之前,选择当时顶尖的医学界人士来中国考察、设定标准一样,这次选择的建筑设计师xxx,也是当时美国建筑界里排名靠前的。这位建筑师曾经设计建造了哈佛医学院,位于纽约的洛克菲勒研究所的新大楼,也出于他之手。在来中国之前,基金会对他提出协和建筑的要求:原则上,要求所有的大楼——教学楼、医院、药房、实验室、宿舍——“必须与它们的用处、它们所在的国家有内在联系”,同时考虑好建筑经费和运转维持的经费,不必使用过分的雕琢和装饰。
xxx前去考察的豫王府,后来被中国人打趣称为“油王府”——对当时的许多中国人来说,捐款建造协和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同于他们用来点油灯的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
当xxx来到北京,第一眼看到“豫王府”,便被中国建筑的壮丽所倾倒,他写道:“从那时起……我一想到所有这些有着雕梁画栋、绚丽色彩设计的建筑竟然要被毁掉,便感到难过。”
被“豫王府”风格感染的他,决心修改原先的设计方案,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建筑。几个月后,xxx返回纽约,提交了他的设计报告,其中重点讨论了“拱顶”和“琉璃瓦”
这些中国元素,并附上一些草图展示了传统的中国瓦房屋顶,提出在协和建筑中应该保留中国元素。
在进行美妙的中西合璧构想时,xxx也不得不考虑费用。这是 1916年,有一些材料需要进口,远洋运输的公司很少,用一百万美金去买下地皮、并包括建筑和设备的费用,似乎不可能。他算下来的花费,差不多是一百万美金的三倍。事实上到 1919 年底,建成学校所用的费用已经到了七百五十万美金。
在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名的《协医年刊》中,写到协和初办的情形:“收买豫王府旧址,计面积六十余亩,建筑新屋十四座,外则画栋雕梁,玉栏碧瓦,集中华建筑术之大观,内则设备周密,器械精良,收集西医医学之精粹,聘请英、美、德、奥、加拿大、俄国、荷兰等国名医任教,施诊给药”。
关于豫亲王府,民间有不少关于拆除时“神秘窖藏”的传闻,说盖新楼时挖出了整缸的银元宝、金元宝。甚至有人说:挖出来的窑藏,不但超过购买此府的房价,甚至抵得上协和建筑群的造价。当年老豫亲王,是摄政王xxx最宠信的亲王,其府邸窑藏二三十万两白银,万把两黄金,应在想象中。加上后代子孙年代久远,不知埋在何处,卖房时无从挖掘。传说在卖房契约文书上,还有一条附加条款:“据祖上相传曾有金银器件秘密窖中,藏于北屋房基地之内,倘日后发现,
无论多少仍归豫王所有,惟豫王不得任意派人入内开掘……”神秘的窖藏使得在拆建豫王府时,四面都用铁丝网圈起来,***荷枪实弹把门,工人出入门岗时严格搜身,规定工人出来时,只能穿一条单裤。据传多年之后,有位工人在闲谈之中说,当时果真挖出了大量珠宝玉器金银首饰。
1917 年协和建筑正式奠基。最后建成的“协和”,实现了xxx希望的中西合璧。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雕梁画栋,琉璃瓦顶,均用高级建筑材料,大楼的楼面是青砖水磨对缝。据说,协和建筑中檐下、廊上的油画每平方尺的费用为五元,有许多高级技术工人参加了建造,其中有曾为清宫做过工的老工人。而建筑内部则考虑到了现代医学教育、医疗和科研的需要,从病房、教室到实验室,都是当时最考究的西式设备,甚至水汀管、门锁、抽水马桶都是从美国运来的。
(图 1-3-1 建筑设计师的协和建筑群图纸(见英文书封面页))
对于协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学家xxxx并不是很认同。 1935 年他在《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中,对北平协和医院、燕京大学等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的通病则全在对于中国建筑权衡结构缺乏基本的认识的一点上。他们均注重外形的模仿,而不顾中外结构之异同处,所采用的四角翘起的中国式屋顶,勉强生硬地加在一座洋楼上;其上下结构截然不同旨趣,除却琉璃瓦本身显然代表中国艺术的特征
外,其他可以说是仍为西洋建筑。”
除去建筑形式不谈,协和的这项建筑工程,可以算是经住了时间和意志的考验。从 1917 年起,前后用了四年时间,建成了包括五十五幢建筑物的建筑群,是远东最考究的医学院校舍。在这四年中,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用于建筑协和的大多数买卖是在物价飞涨的战时进行,美金与中国银币价格的比率大幅降低,海运价格上涨。单是汇率,就损失了 175 万美金。越洋货运的费用比任何时候都高,有些材料还在运往中国的路上丢失,必须重新购买。但在北京的协和建筑工程,一直在按原设计方案和计划进行。当时,董事会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停止盖楼,把建材堆在那里闲置着,等到不知何时战争结束;要不顶着困难,继续工程。最终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造价,达到了预算的五倍。以致洛克菲勒基金会不得不割爱在 1914 年《中国的医学》报告中提到的在上海建一所医学院的计划,尽管上海新校的地皮已经买好。
协和建筑群中有十四座主楼,按英文字母编号 A 至 N,包括教学、办公、医院、礼堂、动力房。除礼堂 A 楼外,皆有走廊连接互通。各楼一般为三到五层。整个建筑布局以图书馆为中心,每一部分可看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每栋楼里,用于教学、科研的实验室与病房相邻。医学院和医院也通过通道连在一起。协和有四个门,南门是医学院门,xx是医院门,东面是后门,出入医生、护士,通护士楼、教授宿舍,
北门则通机器房、厨房,也是进煤出灰的门。最热闹的当数xx,正对帅府园,出来就是王府井大街,看病的人都由这个门进出。除主楼之外,附近的外交部街及北极阁还建有小楼三十余座,供高级教员居住。
当时协和医学院的规模,是按每年招收学生二十五名设计的,也考虑了将来招收五十名的需要。协和考试很严,比如,1919 年考入预科的是二十一名,到 1927 年毕业时共十名,其中仅有四名是原来二十一名中的成员,而其他六名则为插班生和上级班降下来的。协和医院则有二百五十张教学床位。从病床数与学生人数来看,建筑规模和教学条件极为优越,可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老协和全院各房间的门只能用自己的钥匙去开,但为检查方便,设计了总钥匙和分总钥匙,有专人管。夜间值班工作需要时,可用总钥匙打开任何一个房间。每一楼层的负责人可以用分总钥匙打开这个楼层的任一房间,但无法用于其他楼层。这保证了安全和秩序。
时钟设计也很独特。不管到协和哪个地方,都可以方便地看到楼道里的壁钟。全院的壁钟是子钟,与会议室挂的母钟相连。通过母钟可调节全院各个子钟的快慢。所以,在协和的每个角落,时间都是一致的。
协和医院还设有营养部,有专门的营养专家在此工作,营养部的两大
任务是供应病人和职工的膳食,并培养营养学人才。在这里,食品的卫生标准要求很严,比如水果是这样消毒的:新鲜水果洗净后浸于沸腾开水中,消毒 10-30 秒,取出后立即放入冷藏室。
协和医院的病案室,开院以来所有病人的病历,均可按照姓名和疾病查到。图书馆里丰富的书刊杂志,大多以英文为主。为管好图书馆,还专设一委员会,委员均由科学家兼任。与学校一街之隔的一组房屋,解决全院的煤气设备、仪器修理、油漆、车房、大仓库这些后勤需要。
协和有一套独立而完整的水、电、动力设备系统。20 世纪初,北京的室内供水供电都不稳定,60 瓦的灯泡的亮度仅如蜡烛。停水、停电时有发生。为此协和设有自己的发电厂、高压锅炉房和饮水厂。由电厂三名监工带领十九名工人,分为三组,二十四小时值班。机修工和锅炉修理工,每日检修。
动力房有三台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有两种:110 伏和 220 伏。发电机每周一小检,三年一中检,十年一大修。
有四台 100 xx的蒸汽锅炉,供全校所需的蒸汽和暖气以及软化和净化水设备。每栋楼均有冷热水、蒸馏水、饮用水及压缩空气。污水入化粪池,有自动控制的抽吸机将净化的水排入下水道。在楼群的东北角,树立着当年东单一带最高的烟囱。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五厂(冰厂、供手术麻醉用的笑气厂、煤气厂、机修厂和电工厂)、三房(汽车房、洗衣房和电话房)、三室(缝纫室、印字室和制图室)、一处(斋务处)。
洗衣房有十余台不同功能的机器,比如洗衣、烘干、甩干、滚平、毛毯干燥等。洗衣房的洗衣机每天能处理三千件衣服。衣物需洗净熨平才能发出,绝对不允许缺带少扣、有破绽。
全校对外联系有十条电话专线,对内交换台有二百条线,学校各楼的通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病案室、餐厅……均有统一的由总机房控制的信号灯系统。这是后来实习生、住院医生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的主要通知办法,每人一个灯号,在医院各处都能看到信号灯。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协和内科心电图室的心电图仪,有线路直通全院各病室。30 年代的高精设备,一律由物理专家掌管,这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在 30 年代轰动世界的美国富豪之子在中国患病后使用的协和“铁肺”,也是中国唯一的一部“铁肺”。
老协和门禁很严,门卫二十余人。全院有一套无所不在的严格规章制度。负责监督环境卫生的“美国女管家”xx典,常常戴着一副白手套,随手抹一下,如果手套上发现了尘土,就要重新打扫,当班工人
就会受到批评。xx典经常带一个笔记本,把各处发现的不卫生情况记下来,以便及时处理。为了消灭蟑螂,xx典让工人们每年同一时间统一沿室内墙根和在全院各角落撒杀虫剂,一举消灭。她还专门写过一本清洁管理的书。在这样的严格制度之下,当时协和的清洁卫生,全国闻名。
当时的协和工人的工资,明显高于社会上上的工人,谁也不会对工作怠慢和大意。工人规定几点上班就几点,早一点大门不开,晚了就算迟到,迟到三次就可能被开除。没有表的工人,只好早去,所以不管刮风下雨,清晨的协和铁门外总有一些人在那里等着开门。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份在“油王府”的工作。当时的协和,职工和家属都可以提供免费医疗,假期还有差旅费。
(图 1-3-2-1、1-3-2-2、1-3-2-3、1-3-2-4 共四幅)
4. 1921:开幕典礼
在 1920 年纽约的盖内农庄会议上,一个年轻人对洛克菲勒基金会直言:“如果仅因为关注预算和数量,就降低协和的办校标准,那像这样的机构,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
他就是 1916 年董事会一致同意推选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一位当时
才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xxx(Xxxxxxxx X.XxXxxx),在接到任命时,他的职务是——洛克菲勒研究所医院的助理住院医师。
(图 1-4-1)
在“第二次中国医学考察团”回到美国谈到校长的选聘标准时,曾主张:不从老教育家中选校长,而是推举年轻有为的学者。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董事会一致同意这个未达而立之年的年轻医生,去担任那所志在成为世界一流协和医学院的校长和内科学教授。在接受这个任命之前,xxx的履历并不丰富,这足以让许多传统眼光去否定这个人选。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 Rush 医学院,曾受聘于 Oregon 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后来去纽约,在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当住院医生。
接到校长任命的一个月后,这位年轻人从温哥华坐船出发前往中国。他的年薪将是二千四百美元,外加必要的差旅费。这时的他,从医学院毕业刚刚六年。
如果顺着时间追踪一下他后来的职业之路,六年之后的 1922 年,这位年轻人回美国,担任的职务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内科教授。在协和的这一段任职经历,是给他的职业生涯加分添彩的,而董事会选拔的也确实是一个人才。
除了高额经费和一流设备,协和的短时间崛起,是因为突破界限,选聘了一批国际上优秀的人才。他们既能传授知识,又能进行科研、培养人才,真正推动中国医学的前进。这支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多国部队,面孔各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是年轻人。与早年的传教士不同的是,促使他们从自己的发达国家来到中国开创事业,是建立在医学职业内涵的“全球一致性”之上的雄心。那些来自美国医学教育和医院改革中的理念,在协和获得了有利的实践条件。协和给提供的施展才能的天地,某些条件甚至优于他们的祖国。
1916 年,年轻的校长xxx到达中国后,怀着极大的创业热情,他在六个星期内,拜访了所有的中国北方、中部在医学上有作为的知名人士,以及中国大部分的中医、西医领导者。
他和x氏驻华医社的顾临、上海哈佛医学院院长xxxxx接触。当时,这三个人的年龄分别是:二十八岁、三十二岁、三十六岁。他们打造医学精品的热情碰撞在一起,日后,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参与了协和的管理。在年轻的校长去美国服役期间,xxxx作为协和的代理校长。后来,xxx和顾临都担任过协和校长,并为维持协和办学的高标准,和纽约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据理力争,顾临甚至因此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让我们回顾一下以下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它印证着老协和苛刻的理想主义:
1917 年,协和向中国主要的大学和中学发出的声明信,宣布医预科将
在 1917 年 9 月开学,医学院将于 1919 年开学。尽管暂时还不准备招收女生……但在将来会按与男生同样的标准,允许合格的女生进入协和医学院。两年之后,第一批女生踏入了预科学校。
1917 年 9 月,八位学生跨入协和医预科校门,由物理学科主任xxxx(Xxxxxxx X.Xxxxxxx)担任预科教务主任。十三天后,在协和解剖楼的南墙地基,一块医学院的奠基石落地。在由教育总长xxx主持的奠基仪式上,年轻的校长重申了办学目标,“在这里,建立一个致力于医学教育、科研、服务病人的机构,按照西方类似机构的高标准去工作、运行……在这种学习和科研的机会下,这个国家要发展值得骄傲的医学事业,能跻身全世界前列的……我们渴望给中国带来最好的现代医学,中国也会受益于我们最近的进步。”那天的拍摄照片,也许更能传达当时的情绪。来自中国和西方的客人,坐在温暖的秋日阳光里,有着琉璃瓦屋顶的建筑是背景。过去的努力和将来的广阔前景,仿佛在这一刻汇合。
(图 1-4-2)二幅
1919 年 10 月 1 日,协和医本科正式开学。所有医预科学生,不能直接升入本科,必须经过入学考试才能被录取。第一班收学生九人,其中五人从本校医预科升入。这批学生 1924 年毕业,毕业时仅剩三人,他们是协和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xxx、xxxxxxx。
1920 年,医学院的护校开学,学制定为四年。来自xx·xx金斯医学院的xxx(Xxxx X.Xxxx)担任护校校长,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习中文。这一年还有八名美国护士从美国坐船来到协和,开始学习中文。这一年 9 月,护校招收了第一班学生,共三名。这批学生到 1924年毕业。毕业时仅一人,名叫曾宪章。
1921 年 6 月 24 日,新建的“北京协和医院”开始收治病人。“医、教、研”三足鼎立的目标,终于有了重要的“医”那一部分。高年级的医学生,在秋季进入了临床实习。那年医院里的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加起来共七十二人。
关于 1921 年 9 月 15 日到 22 日的开幕典礼,是很多关于老协和的书中都会去详细描述的一笔。从列席的贵宾名单、重要人物的发言、学术演讲的包罗万象,到与之有关的花边新闻……开幕典礼是一个里程碑。
这时的协和,在行政上的负责人员已有一些变动:原先年轻的校长x
xx已离职回美国,校长是xxx。此外,原先的董事会进行了改组,新董事十三名全部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聘任,皆不在中国,大部分在纽约。从 1917 到 1921 年间,像任何刚刚起步的机构一样,协和有很多成长中碰到的问题和痛苦。这种痛苦,在遇到纽约和北京之间的遥远沟通距离时,进一步加重。从协和的一封信发出去,最快两个月才能收到回复。电报上的简化词句,则常常会让对方误解,基金会、洛氏驻华医社、协和医学院之间的管理职责不清,兼任两个机构职务的事情常有。关于开幕典礼的众多描述中,没有着墨的是,董事会这趟专门的北平之行,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参加开幕典礼。
正式的开幕典礼策划,在 1919 年就开始了。为不牵涉太多的精力,校方希望越简单越好。但后来有人提议典礼期间在北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这次会议上将讨论协和 1921-1922 年的预算。这无疑是件非常受欢迎的事。起码那些长年在纽约的董事会成员,可以亲临这个精心培育的东方医学机构,了解这个新机构的具体问题,也许能让在纽约的董事会对协和的态度,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典礼前夕,协和交过一份学校的年度预算,但被纽约退回来要求砍费用。xxx校长为预算一事,和纽约据理力争,他担心为缩减预算,得过且过,降低办学标准,而不是如当初设定的“世界一流”。校方的担忧,看起来和一年前年轻校长xxx在盖内农庄的担忧,是一致的。协和是降低标准以节省费用,还是坚持建校初的“世界一流”的
标准?
典礼期间的董事会会议,从 13 日开到 21 日,详细讨论了协和面临的问题,有时会把协和的员工叫来,详细了解情况。最后,通过了协和的预算提案,协和也赢得了更多自治权。这对协和校方来说,是维护 “世界一流”标准的最大胜利。
那位早在 7 月份被派来北京准备砍费用的董事会秘书,在参加完开幕典礼回到美国后,如此深情地描述:
初秋的北京分外美丽。xxx不像平日那样尘土飞扬。街上开张的店铺生动如画,来回兜售的小贩和乞丐的叫喊,听起来也很和谐,出殡队伍和迎亲队伍展示着其铺陈庞大的设计。透过明朗的空气,远处的西山山色如黛,近处的景山则点缀着玲珑小亭。还有皇城那巨大的城门,金色屋顶的紫禁城。与这些相比毫不逊色的是,绿色琉璃屋顶的豫王府,那是我们的新医学院和医院。这个迷人的秋天,来自日本、英国、爪哇、韩国、菲律宾、加拿大、法国、美国和中国各重要省份的科学家和代表,一起来参观和庆祝 PUMC。由这些著名来访者组成的 9 月 19 日的学术阵容,更是引人注目。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家身穿西洋学院制服,列队前进。在绿色琉璃屋顶下,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上了年纪的大水车,有成队的西医医学生、街上晃悠的苦力小工、常常可见到的乞丐。街上手艺人的叫唱,混合着由新管风琴奏出
的进行曲,它们送着纵队缓缓进入美丽的协和中式大礼堂。
在协和的第四届毕业生xxx《北京协和医学校的创办概况》一文中,如此描述开幕典礼的出席阵容:“来宾中有欧、美、亚洲(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国的大学校长或教授、团体负责人(美国医学会会长、国际卫生组织和教会的代表等)、罗氏(洛克菲勒)洛氏驻华医社代表、罗氏基金社社长、中国的著名医学科学家及中国政府的代表(总统府、内政部、教育部)和罗氏第二(Xxxx X.Xxxxxxxxxxx, Xx.)。后者既代表他的父亲,而又是以罗氏基金社董事长的名义来讲话的。除中国政府官员外,教育和科学界的贵宾共有五十名。另外,还收到了罗氏本人和欧美与国内各地的贺电。”
xxx参加了这次开幕典礼,他在这天的日记中记道:
“三时,到协和医学校,代表北大,参与正式开幕典礼。是日典礼极严肃,颇似欧美大学行毕业式时,是日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大多数皆博士服,欧洲各大学之博士服更浓丽壮观,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古代朝服上朝,不知视此如何?)”
“行礼时,xxxxxxxxxx,尚可听;xxx(内务)、马邻翼(教育)就不成话了。xx(X.X.Xxxxxx)代表xxx洛医社演说,
最后xxxx(Xxxxxxxxxxx,J.D. Jr)演说。xx演说甚好。”
xx所评论的“xx演说甚好”,就是从美国来的小洛克菲勒在典礼上的开幕词。xxxxx回顾了过去的七八年间的协和产生历程,从父亲最初对中国产生兴趣到三次派中国考察团、设立基金会、直至筹建协和的经过。他说,协和这所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前途的男女学生成为高质量的、将来可做领跑者的医师、教员和科学家。
他希望有朝一日将这所学校交给中国人:“显而易见的是,无论西方医学能为中国提供什么援助,对中国人民来说用处不大,除非它被中国人接管,并成为中国国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企盼有朝一日,这所学校的大多数职务,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由中国人担任;而学校的董事会……将有著名的中方人士参加;除学杂费收入外,目前这所学校所需的资助和外国捐款……正如世界其他国家类似级别的医学院校的情况一样,将由来自中国人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补贴所取代。让我们携手朝着这一目标向前迈进,这将使西方所能提供的最佳医学,永远扎根于中国的土壤。”
新校长xxxx在致词中指出,这所新建立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同时也进行科研。而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必须有高标准的专业训练、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求知热情、精神动力。
和xxxxxx时间来中国的另一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xx,在典礼上的嘉宾身份是位于长沙的湘雅医学院校长。当时正为湘雅的资源不足和师资缺乏而苦恼的他,被眼前的协和模式深深地打动了。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前景》的发言中,他叙述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按照他的调查,当时中国有二十四所医学校,中国办的有十一所,外国办的十一所,合办的两所。学生共两千余人。各学校的经费、实验室设备和课程差别很大。教会办的八所都需改进,否则不如关门。xx在典礼上说,医学校主要是培养医生,但协和这所新学校,还要培养科研精神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日后不仅是优秀医生,还要具有独创力和想象力。
在开幕典礼上,多次与协和结缘的xx·x普金斯医学院院长xx奇出现了,他给大家讲的是《医学进步及其对人类的贡献》。他认为医学院的基本任务是教育,但教学与科研不可分,要重视实验室和临床实践。在当时中国的教育中,缺少实验科学的观念,就好比是西方在伽利略、xx之前的状态。但事实上在中国,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中国有特殊意义的问题。
他认为协和应该像约翰·霍普金斯一样,成为一个医教研的医学中心。他们中的一部分要成为好医生,一部分成为科研工作者,一部分成为好老师。他们日后从这里毕业出去,能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医学知识,提供医疗预防,并在中国其他地方建立新的医、教、研中心。这是对
中国的贡献,也是对本校老师最大的回报。
(图 1-4-3)五幅
从 9 月 15 日到 22 日的隆重开幕典礼,展示给外界的是七年来筹备协和的所有雄心和抱负。像协和的建筑群一样,它体现了中西合璧,一群怀揣理想的西方人来到中国,试图建立西医王国,推动这里的医学发展。这个王国有着整体、长期的办学观,和成为“世界一流”的愿景。它致力于“使西方所能提供的最佳医学,永远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开幕式的隆重,还表现在学术专题的设置。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xx·x普金斯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的学术专题。参加学术活动的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包括五十六名校内科学家)达二百八十名,从 9 月 15 日到 22 日,每天都有学术报告或讨论。
协和的诞生及后来超越医学的影响,印证了成就伟业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精细筹划、严谨实施,二是当时中外环境创造了合适的氛围。前者,值得今日中国志在打造国际一流学校的人们,去作深入的思考。后者,则是在观望历史时所能带来的惊喜:看历史的河流如何到了一个关键拐点,在此溅出了一朵神奇的浪花。
除去这些不谈,用xxx的话说:“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从 20 世纪开端的某一个时刻开始,协和医学
王国在远东耸立起来,中国人的生活真正被西医撞击了,改变了。
5. 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xxx教授,曾在东西方的多所大学中学习、工作过。后来他记录了一本《东西象牙塔》,其中提到,“在我看来,西方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并执行详尽而完善的游戏规则;深具世界眼光”。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是: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keep them happy(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协和的“中西合璧”建筑群耸立起来了,有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图书馆,也有了世界一流的设备,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招聘最好的人”,招聘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
美国医学教育家xxx曾描述过医疗这个行业,“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具有普世一致性的行业就是医疗,无论走到哪里,医疗所遵循的规矩相同,所怀抱的志向相同,所追求的目标也相同。这种普世一致的同构性正是医疗最大的特色,它是律法所没有的,也是教会所没有的,即使有,其程度也有所差别。”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协和的初期,可以招聘一群轻蹄健马的知识人来到中国,专心投入,不拘于一时一地,所作所为大开大阖。准确地说,他们所效力的不是一国一族,他们是在医学这个领域里,竭尽所能探索钻研。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协和管理部门曾不得不提议,全校员工中的所有美国人,如果愿意听从美国国务院的劝告,应在条件还允许的时候,尽早考虑离开中国。但结果是——没有一个人选择这样做。
来自各国的师资力量在协和聚合。在选聘哪些人来协和任职时,突破了传统规则,用今日的语言来说,是不拘一格降“创业型人才”。协和建立之初(图 1-5-1),教学的老师大多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外国专家来担任,共招聘了一百五十一名员工,其中的二十八名中国人中有二十五人在国外受过教育。协和药理系曾试图招聘哈佛医学院药理系主任xxx(Xxxx Xxxxxx),后来因为哈佛医学生喜欢克来耶而抗议,使他未能离开哈佛来协和任教。而著名物理学家xxxx,则被聘为医预科的教务主任。
协和的教师分为六级:教授、襄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员和助教。在医院,临床医师也分为六级: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第一助理住院医师、助理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到了上个世纪 30 年代,一批从协和毕业或来协和工作的中国优秀人才,渐渐成为了协和
骨干,比如内科的xxx、xxx,外科的xxx、xxx,儿科的xxx,妇产科的xxx……美国《时代》周刊文章曾特别提到,协和办得如此成功,以致到了 30 年代,“这里的骨干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1927 届协和毕业生xxx回忆自己“在本科学习期间,直接教过我的就有五名欧美专家,分布在病理、寄生虫、药理、解剖和外科方面;这些人不仅对于学生,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全校有着巨大的影响。”
以协和的解剖系为例,加拿大人考德里(Xxxxxx Xxxxxx),早期在线粒体、高尔基体研究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1918 年来协和成为解剖学教授、第一任解剖系主任。xxx在中国工作了三年。他在协和第一个开展尸体解剖,他收集胚胎标本,奠定了中国胚胎学的基础。鉴于当时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考德里研究鸦片瘾对血细胞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损害,制定出有鸦片瘾的人血象变化的标准。他在任职期间培养的马文昭,从芝加哥大学两次进修后,仍回到协和工作。xxx在协和医院戒烟时,由xxx为他检查血象,以确定身体是否恢复正常。
1919 年,xxx(Xxxxxxxx Xxxxx)应考xx的邀请来到协和,担任神经学和胚胎学教授,两年后,接替xxx任解剖系主任。1926 年,协和的解剖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步达生根据在周口店发掘的一块牙齿化石,确定出一个独特的人种,随后由于在同一地点发现了第一块中国
猿人头盖骨而得以证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人”。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协和解剖系共同组成了“新生代研究室”,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经费,协和医学院则提供研究实验室,步达生任荣誉主任。协和医学院的解剖系,成了全球人类学家关注的地方。
大约 1926 年 1927 年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闻一传博士,来协和解剖系任教,他是闻一多的弟弟。他用国人材料,研究人耳廓的发生,澄清以往文献中的模糊叙述。他不仅是位胚胎学家,据说还多才多艺、颇有文学修养,画和字皆洒脱飘逸。
当时协和医学院的尸体解剖学的教学,用的是英美医学院比较流行的方法,完全受xx“进步主义教育”影响的启发式教育,“以尸体解剖为重点,学生按实习指导,逐一解剖。一边清理器官,一边读教本中的叙述。老师讲课时间很少,只是系统总结和联系临床讲讲。实习室备有大量图片,并有 X 线机供透视学习用。”解剖学老师对学生们说,尸体就是你们的课本。解剖室从星期一早上开到星期六晚上。学生们可以问老师问题,和老师讨论。
再看协和外科。担任第一任外科主任的是“美国现代外科之父”的弟子。这位“美国现代外科之父”xxxx德(Xxxxxxx X. Xxxxxxx),是xx·xx金斯医学院的“四巨人”之一,是美国住院医师制的最早倡导者。他把自己的得意门生介绍到协和,担任外科主任,这位外科
主任把师傅提倡的外科手术中应用丝线缝合无菌伤口,在协和广泛应用,甚至可以这么说:“把丝线介绍到美国外科界的,主要是协和医院手术室。”不仅如此,许多其他的“x氏先进技术”也在协和得到推广,比如采用新发明的卡-达氏溶液治疗伤口感染,比如建立动物手术室为开展科研和教学提供条件,配备机械车间,制作骨科手术后装假肢和研究手术所需的器械。他还督促xxxx(Xxxxxx Xxxxxxx)在协和建立了正规的外科住院医师制度。xxxx在协和时,研制成功了肠管对端吻合所需的器械,回美国后,他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成型外科主任。
美国泌尿外科的创始人xxxx(Xxxx Xxxxxxx Xxxxx),是xxxx德的助教,他在xx·xx金斯医院内创办了美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而协和的xxx,则是xxxx的门生。1921 年,xxxxx,来协和担任泌尿外科主任,培训了后来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xxx、xxx。他还引进了用红汞代替碘酒,手术时消毒皮肤以减少刺激。
毕业于美国哈佛医学院的xxx,1919 年到协和外科担任讲师,后来他去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学习,两年后回国,再次进入协和外科,后晋升为外科襄教授。他在提倡尸体解剖上曾做过不少努力,但据称也是著名的“xxx割错肾”事件的主刀医生。他后来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卫生署署长。1929-1938 年,他是名义上的协和医学院的校长。
生理学系的xxx教授,是协和医学院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位出生在新加坡,早期在英国接受教育的华人,是协和医学院的第一位当上系主任的华人教授。他创立的《中国生理学杂志》质量之高,令当时在澳大利亚的英国神经生理学家xxx(Xxxx Xxxxxx,1963 年xxx奖获得者)翘首以盼每期的出刊。xxx还培养了中国生命科学的创立者xxx。
1922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年轻的施xx(Xxxx Xxxxxxx)来协和,建立药理系和开设药理学课程。随后,年轻的xxx(X.X.Xxxx)从美国回国,受聘于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任助教。他毕业于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药学系,又进入医学院学了两年,获生理学博士学位。来到协和之后,xxx得到施xx的支持,从数百种常用中药里,选出麻黄为研究对象,结果,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xx麻黄碱,然后他发现,给麻醉了的狗或毁脑脊髓猫静脉注射麻黄碱 1-5 毫克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与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1924 年,xxx发表了关于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完成了世界著名的“麻黄素研究”。这个研究成果,成为研究中草药成功的典范,可与美国艾贝尔的肾上腺素研究、英国xx的拟交感胺类物质的研究齐名。
再来看看这些被聘人才的日后发展轨迹,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当时协和曾拥有的世界水平的师资力量。
协和解剖系第一任系主任考德里,回美国后任xxx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细胞系和解剖系主任。
外科的xxxx,回美国后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成型外科主任。
生理系主任xxx,后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推崇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协和生物系的两位教授,一位回美国后的职务是海洋生物实验室的主任,一位是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外科医生学院的副主任。
而协和寄生虫系的两位教授,一位回美国后任图兰大学热带医学的教授,另一位回美国后成了纽约大学预防医学的教授。
第一任协和校长xxx回美国,担任的职务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内科教授。
在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有这样一个不可缺的元素:充分实现知识的“杂交”和“充电”。注重补充教学队伍,让它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避免知识的单一和局限。从开办之日到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协和除了“招聘最好的人才并让他们开心”之外,还有一种国际知名学者“最好的人才”的流动机制。
老协和每年有一些来自哈佛、xx·xxx斯等大学的学者,担任基础或临床各科的教课和研究,聘为客座教授。这些客座教授的到来,不仅加强了教学力量,同时也能带来各门学科的最新进展,传授最新技术,培养协和年轻的教师,开展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协和更好地形成学术气氛和风格。
那些来到协和的短期客座教授,一般会待一两年,这使得“当年协和的师资阵容,是当今中国任何一所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所无法比拟的”。这些国际上“最好的人才”的流动,不但在教学恒流之中注入新鲜元素,等他们回到西方,又能扩大协和影响,把协和的办学目标和项目传播得更远。那时的协和,是东方的科学活动和兴趣中心。
在 1922 年,曾参加过 1914 年考察团的著名哈佛医学教授 Dr.Xxxxxxx X.Xxxxxxx,来到协和内科担任客座教授。同年,Xxxxxx X.Xxx Xxxxx 也来到协和,担任的物理化学客座教授。他不仅教授了六个星期的糖尿病代谢课程,还参与了系里的教学活动。在协和期间,他研究了
Xxxxx-Xxxxxx 效应,以及一个完整的马血图,这成为他一生中参与的 “最重要研究之一”。之所以能做出这项研究结果,他认为和“我的两个同行(xx、xxx)的工作热情有关”。xx 1920 年来协和教生物化学,他原来在麻省理工学造船工程,后改学化学,在哈佛医学院读研究生时,因提出的一种血液成分的测定方法为国际生物化学界广泛采用,当时被誉为国际血液分析的权威。
1922 年来到协和访问的还有来自维也纳的眼科学家、来自哈佛的药理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妇产科学家,而一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的客座教授,则在这一年代职暂时休假的协和耳鼻喉系主任。
1923 年,荷兰中央研究所所长xxx·xxx被协和聘为客座教授。这位举世闻名的神经解剖学家,创立了神经细胞趋生物性学说。他领衔编著的《脊椎动物以及人的神经系统比较解剖学》,是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一年后他回荷兰,又推荐了自己的得意学生来中国,担任协和的神经解剖学和胚胎学教授。
那时协和的客座教授,并非今日的走马观花,他们所过之处,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有的甚至奠定了中国一些学科的基础。比如,协和儿科的发展,来自于 1924 年到协和的客座教授豪特的贡献。x特是美国儿科权威,他的《婴儿和儿童时期的疾病》是美国通用儿科教材,《育婴指南》则是美国母亲们的必备手册。在协和时,他每天参与教学、
查房、免费诊疗特约病人。每个月他都在大礼堂做专题讲座。由于他的影响,使得原归在内科的儿科,得以独立成科。x特教授在协和工作了半年,因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导致肾功能和心功能衰竭而病逝在协和。临终前,他提出遗体供医学解剖用。
哈佛医学院细菌科的主任津瑟教授,在哈佛时就培养出了四名中国学者。他和xx一起,发明了可以培养出大量立克次体的组织培养法,并制出疫苗,为墨西哥预防斑疹伤寒运动中提供了有力武器。1938 年津瑟来协和后,发现在中国这种病也很流行,连门诊的医生、护士也常被感染,他把预防技术传授给了协和细菌科人员,并制备了几千份疫苗。
除了来自外部的“知识杂交”,老协和还有内部发动的“知识充电”。优秀的年轻人在协和工作三到五年后,可去欧美进修一到二年。学校和x氏驻华医社预先联系好国外学府,在已有的专业基础上,请名师指导,学习新知识和技术。这些人返校后多成为骨干,升为讲师或副教授。继续工作五年后,还有机会利用一年休假,再次出国深造。而这些出国充电的中国人才,也让世界知道了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937 年,1933 届毕业生xxx被派往美国哈佛医学院。在一次临床病理讨论会上,对一位患者的死因,大多数人认为是急性阑尾炎、导致穿孔及腹膜炎致死,xxx却认为死因是伤寒病肠穿孔。最后的病理
解剖结果证明:xxxxx。这让在场的医生们非常惊讶和钦佩。xxx解释说:因为病人曾先有数天发热、腹泻,然后突发剧烈腹痛及高热,而不是先有腹痛的病史。也是这一年,xxx与血液病学专家x克纳(Xxxxxxx)教授报道了中国第一例嗜酸细胞白血病病历;他在美国哈佛医学院 Thorndike 医学研究所留学时,在xxx奖获得者xx特(Minot)的指导下,研究红细胞的破坏溶血机制。
1941 年,xxx被派到美国圣xx的xxx大学xx医院,进修胸部外科。他的一份关于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报告,在圣路易斯外科学会引起了注意,当时他的导师也曾做过食管癌切除手术,却无一例存活,而xxx与协和医院外科同事共同完成的十一例有六例较长期生存。 1942 年他又转去圣xx的xx医院进修。(图 1-5-2《xxx学医行医传医七十年》)有一次,医院来了个急性腹痛病人,xxx诊断是急性阑尾炎,报告院长要求手术。院长看了病人说:“我看他不是阑尾炎,但做手术我不反对。”xxx没有犹豫,立即开刀,发现病人的阑尾已濒临穿孔。医院的几百名病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这位来自中国协和的xxx。在十个月的进修期间,xxx还改进了无菌操作,和同事们创造了二百例胸廓成形术无一例化脓感染的成绩。
1948 年,xxx在芝加哥大学进修时,他的导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后来获xxx奖的xx斯教授(Xxxxxxx X Xxxxxxx)说:“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
当时协和专家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基本与西方相近,也保证了可以招到很好的人才,“并让他们开心”。让我们看看当时在协和的“洋教授”的生活状况。
当时的北京生活费用是:二十美分可在一月内包租一辆人力车;煤十美分/吨,在冬季,起居室用煤平均每月四吨,厨房用一吨,电费每月十美分左右。在 1919 年 2 月的北京,牛肉二十美分/斤,嫩牛肉三十美分/斤,鸡蛋二十美分/个,苹果六美分/斤。对于一对美国夫妇来讲,一年有五千美元的薪水再加上可观的住房津贴,在北平的生活会很舒适,不比美国的中产阶级差。他们一年的工资,可抵当时中国一个中等商人的全部资产。
刚来北平的洋教授,可选择住在旅店里,一套不错的房间,不会超过八美元/天。一个月花上一百五十美元可包下一套宽敞和设施齐全的公寓。多数外籍教员都选择了住协和的房子。一套典型的住房包括餐厅、客厅和起居室,家具齐全,主人每月付保姆费用 55 美元,可以照顾小孩、整理房间、做饭。
当时大约有两千名外国人生活在北平。他们中间有一些是商人、军官、政府驻华代表,更多的是从事教学和传教活动的人员,生活相当中国化,在北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一个月交上十美元就可加入北平俱乐
部,提供网球场地、溜冰场。20 世纪初的北京,报业也比较发达,仅英语报纸就有《北平领导者》、《北中国之星》、《北平和天津时报》。协和医学院很关心长期住在北京的外籍子女的教育,在协和有一所北平美语学校,来自于协和的教工子女学杂费减半。北方语言学校还专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为美国人学汉语创造了条件。
协和的成就,与这一切优厚的生活保障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在特定的职业境况下,大学里的教授会努力实现并且十全十美地实现某一个既定的职业理想。当一个人从生活的燃眉之急的斤斤计较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闲暇有条不紊地用于思索内在价值的问题。”
6. 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
在 1854 年 3 月的一封信中,出身贵族的南xxx(Xxxxxxxx Xxxxxxxxxxx),描绘了伦敦一家著名医院中护士的工作环境:“情况真是惨不忍睹。护士们睡在病房门口通道的木笼子里,我就像进入了监狱。那里既没有灯光,也没有新鲜空气,昏天黑地。所谓纪律、监督并不存在。由于护理人员数量很少,一大帮病人只靠一个护士护理,使护士们疲劳不堪,哪里有力气工作?她们的礼仪标准,必备的道德心,也每每低
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那是 19 世纪中期,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一件肮脏、危险的事情。“医院”和“护理”,是可怕和肮脏的代名词。医院中的“护士”,名声低劣。xxxx,这个外形娇小的女人,内心却有着强大的力量。她相信自己能使眼前的这一切发生变化。虽然她母亲认为,出生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而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当个护士,给病人倒倒便盆。
五年之后,xxxx在《护理札记》中写道:“我们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示护理这一词语”。这本《护理札记》,后来成了护士必读的经典之作,被医疗卫生界认为是“头等重要的著作”和“划时代的稀有著作”。
这个志在改变护士处境的女人,在英国伦敦创建了“南丁xx护士训练学校”,第一届的学生招收了十五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规护校,一种非宗教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改变了此后护士的定位,护理开始成为了一门科学职业。护士这一行的形成,由起初“爱你的邻人”的宗教精神,到战争的需要,并由南丁xx将护理提升到现代的地位。有人说:是xxxx把“护士”变成了“天使”,她首先开展了护理训练,并把这个训练有素的专门职业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在中国,第一个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是协和。1983 年,1931 届协和护校毕业生xxx,获得了第 29 届的南丁xx奖章。她是获得这一奖章的第一位中国护士。
1916 年,当年轻的协和校长xxx来到中国时,他在上海遇到了后来也成为协和校长的xxx。xxxx时是上海哈佛医学院校长,他正大力宣传要把护士当作一种光荣职业。在当时的中国,护士大多是男性,让女人去照顾男病人,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必须吸引来自社会上那些有地位的家庭里受过教育的年轻妇女,从事护士工作。当时,xxxxx上海哈佛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进行初步的尝试。
xxxxx,真正的护理学的内涵,应该像xxxx所描述的,是“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护士并非只是常人想象的拿便盆、量体温、给病人洗澡……那么简单,一个合格的护士要能观察大便的颜色,有没有寄生虫,有没有血;学习基础护理的第一项操作,就是给不能动的病人擦澡,使病人翻动的次数越少越好,要给病人洗得干净,以免发生褥疮。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做得好,可以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
通过和xxx交谈,xxx更坚定了要在协和推广“护士职业化”的想法。他想在协和建立一所正规的护校,像当年的南丁xx一样,进
行现代化的护理训练,培养出的护士不只是护理病人,还要全面地了解病人的心理、家庭、职业和社会环境,向病人宣传防病胜于治病,出院后又能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担任协和护校首任校长的是来自约翰·霍普金斯的美国人xxx。1919年,第一批护校学生进入预科学习,两年后进入医学院学习。经过严格筛选,第一届只招收了三名学生,到第二年就淘汰了两名,到 1924年毕业时,一名叫曾宪章的姑娘,成了唯一一名参加毕业典礼的毕业生。
在当时,正规的护士教育在中国才刚刚开始,高级护士教育则属超前。中文教材极少,教师讲课用的全是英语教材,同时指定了很多参考书,让学生们到图书馆自学。图书馆专门辟出一个房间,放护理书刊,每年还要增购补充,提供最新专业资料。
协和护校的第一阶段是从 1920 到 1930 年,在这段开创时期中,首届校长是xxx离任后由盈x德(Xxxx Xxxxxx)接替。1925 届的xxx回忆说“(xxx)校长作风民主”。在学解剖时,一个瑞典传教士的女儿自行观察了带示范标本的显微镜,后来xxx再去看时,美国老师责怪她不该自行观察。xxx很气愤,当即离开了教室,到校长xxx处告状。校长并未替美国老师辩护,只说老师错了,叫xxx原谅她,“你将来也要当老师,如果你有差错,是否也希望学生原谅你
呢?”
在这个阶段,护校的教学要求虽很严格,但教师编制和学员实习都还不够理想。只有两名美籍专职教员,分别担任基础护理和实习课程。解剖生理学由一位美国护士担任。其他基础课及临床各课,由各科医生兼任。学生的临床实习辅导,则全部交给了各科病房的护士长。协和护校 1923 年在纽约州立大学注册后,董事会把“护理培训学院”更名为“护理学院”,希望进一步提升护理教育的现代观念,使之具有与西方顶级护士学校同等的教育水平。
协和护校的第二阶段是整个 30 年代,这是协和护校的黄金时期,校长是xxx。她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护士学校,曾担任耶鲁大学护理系主任,后来去法国、叙利亚等地从事护理教育,领导公共卫生、红十字会护理。
xxxxx期间,为维护高级护士教育的水准,除保持与燕京大学原有的协作关系外,还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及岭南大学建立了协作关系,设立护预系,扩大护校学生来源。充实课程内容,增加了公共卫生护理实习课目,由东城区第一卫生事务所的护理主任安排护校学生们去北京的学校、工厂、家庭和农村,进行治疗、护理和卫生宣传。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这个阶段,愿意学习护理的人日益增多,大学毕业生报考护校的也大有人在,“招
收来的学生的水平,往往比所要求的条件还要高”。
(图 1-6-1 护校历任校长,xxx、xxxx共四幅)
协和护校的校训是四个字:勤、慎、警、护。设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良好文化教育水平和具有较高医疗保健知识的护理骨干。校徽为
(图 1-6-2,见黄色封面《协和校史》)金质,长方形,中为蓝底,上有龙头。龙口下镶有珍珠一颗,珠下为金色“北京协和医学院”缩写英语字母 PUMC 字样。两边金底上刻有“勤、x、警、护”四字。学生毕业后才能佩戴校徽,他们的姓名和毕业年份刻于校徽背后。
协和护校有统一的服装,蓝衣、白裙、白领、白袖口、白鞋、白袜、白色燕尾帽,衣裙下边一律离地 10 英寸。
护校的校歌,是老协和的护校毕业生xxx编写的,原为英文。过去,每当开学和毕业典礼时,同学们都要合唱(大意):
姑娘们佩戴金xxx的证章
勇敢坚强,扶助弱幼病伤
倾听,为患者解除身心疾苦
我们面前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副歌)欢乐呀,纵情地歌唱
协和同学奋发图强
救死扶伤,让爱的花朵开放
忠于祖国,护校精神永放光芒
真诚热情,为他人着想
神圣的职业赋予我们力量
x衣白裙是忠诚和荣誉的象征
中华护士先驱勇攀高峰
(副歌重复)
后来到协和学医的xxx,在天津的中西女校上学时就听说了协和的
事情,“有的同学读完初中,就到隔壁的妇婴医院去学护士。有时我也去找她们玩。在医院里我看到门诊病人,有的满脸脓疮,看过门诊后再出来,就包扎得干干净净,换了一个人似的。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西女校毕业生,考上北平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的xxx,在中西女校时就是个佼佼者,她上协和后,有时回母校给我们讲协和医学院及协和护士学校的情况,使我对医生、护士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
xxx回忆中提到的xxx,1927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后来成为第一个当母校校长的中国人,从 1940 年起前后十一年,她比前三任的任期都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以超越想象的坚韧,完成了“男人难以完成的迁徙”,把协和护校迁到了成都,顽强地维持护理培训的生命力。
协和护校从 1920 年招收第一班学生开始,到 1952 年停止招生,共培养了二百六十三位毕业生,平均每年不超过二十人。在这批学生当中,后来担任过医院副院长、护理系主任、护校校长、护理部主任等职务的占有 27%,另有 18%当过护士长或者护校的教员。除了招收护士学生外,护校还为其他医疗机构的护士开办过许多培训班和进修班。
1925 届协和护校毕业生王雅芳,这么总结协和护理教育的特点:协和护校不仅仅侧重于疾病治疗和护理,还十分注重病人的身心健康。学
生们的课程中设置了心理学和社会学,要求护理人员和病人接触时要有和蔼的态度,使病人感到温暖,“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常使药石成为多余。
在她上二年级时,每天早上七点到九点,是两个小时的晨间护理实习。她第一次到病房晨间实习时,分配到一间有八个病人的病室,其中一名是不能动的病人,需给她擦澡,更换衣被;有两名虽然能自己擦澡,但需给她们换被铺床;其余是自理病人,只需要给她们铺床。医院的床垫很厚,都是方角,外面的罩角也要铺成方角下垂,看上去整齐美观。所有这些工作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因此,每天都是争分夺秒,行走如飞。以致若干年后,她走起路来别人仍赶不上。
基础护理的老师一开始就对学生们说:“不论你们多么年轻,病人的年龄有多大,在病房里,你们就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地爱护病人,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且要把你们学到的知识无遗漏地运用到工作中”。
在护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个案研究”是令人难忘的。学习理论后,她们在内科、外科病房实习,各作一例个案研究。从一位病人的入院后护理,到出院后的休养安排,自始至终,负责到底。先要对病人作细致的了解,包括性格、爱好、饮食情况、家庭成员关系,此次生病的详细经过和医生的治疗方案,然后,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提出每
一阶段的观察、护理要点,掌握每一项治疗中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做好保健宣传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根据病人情况联系疗养院,或介绍给卫生所的地段护士,或请医院的社会服务部来协助解决。
协和护校希望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护士,都像南xxx一样理解她的工作目标:“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第二章 好医生如何诞生
1. 准备一颗人文心、一副科学脑
在协和自办医预科的阶段,xxx参加的一场入学考试,后来经常有人提起。
1921 年夏,xxx从鼓浪屿动身,赴上海考场报考协和的医预科,那次只招二十五名学生。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生突然中暑被抬
出考场。xxx放下试卷就跑过去急救,结果她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没有考完,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可是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称她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表现出优秀的品行。协和校方看了报告,认真研究了她的考试成绩,认为其他各科成绩都不错,于是决定录取她。
后来,协和医预科教育的大部分转入燕京大学时,入学考试内容“有些像现在的智力测验的内容,题多、要求敏捷,英文要求较高”,协和毕业生xxx,回忆他 1949 年的英文考试内容之一是要求用英文写出《桃花源记》,“需会背原文,又要能译成英文,中英文都要好”。
从协和开创之时,就特别强调医学生的生源质量,学生要先读完医预科。“医预科”是 1910 年著名的 Flexner 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医学生入学前要有至少两年的大学基础,学习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到了后来,美国医学生再入学前基本都接受过本科教育,不论专业。
协和规定的医预科时间是三年,以保证学生在进入医本部学习前,打下扎实基础,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英语。这些课程如有可能,应在综合大学里完成。但在协和创办的那个时代,中国的综合大学还达不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科水平。为了从一开始就保证协和的高标准,协和作出了一个决定——自己办医预科。
据说协和在为医预科物色教授时,除了从国外聘请,还试图去找那些 “受过很好的中文传统教育、同时兼有现代观点”的中国人。x氏驻华医社的顾临推荐一位名叫xx的人,他说此人在哥伦比亚大学留过学,是哲学博士,中西兼通。当时的xx虽然最终没有进入协和医预科教授的队伍但,后来却进入了协和的董事会,参与决策协和的事务。
在总计二百零五名自办医预科招收的学生中,后来有一百名进了协和医学院,其中八十四名完成了协和接下来的五年医学课程,得到了医学博士学位。严格的医预科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协和办学的一大特点。
自办医预科,毕竟是权宜之计。在自办的同时,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拨款资助中国的十三所综合性大学,以提高这些大学的教学水平。直到八年之后,这些综合大学达到了协和要求的教育水平,才停止自办医预科,改从这些学校招生进入协和医学院。其中,燕京大学成了协和医学生的主要来源,逐步占到协和每年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这时的燕大校长是司徒雷登,他有着生长于一个双重世界的特殊生活经历:由父母和一小群讲卫生的白人长老会传教士所代表的小世界,以及由“可爱、愉快,但并不怎么讲卫生的中国人”组成的大世界。对他来说,这两者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燕大的大财东,便是洛克
菲勒基金会,在 1936-1937 年间,基金会的资助,占到燕大年度总预算的五分之一。
燕大的医预科一成立便成为校园的焦点,医预科学生“人数少、质量高”,被称为燕大“精华”。燕大对这些学医的学生有个规定:至少要选修人文科学的入门课程。在当时的燕京大学,学生们有机会沐浴在大师们共聚一堂的浓重学术氛围中,比如听xxx的弟弟xxxx
《史记》,听xxxx《中国通史》,听xxxx《普通心理学》,听xxx讲《社会学基础》……曾在燕大就读的xxx,回忆燕大教授们的教学方法:“我选修的是东洋史。东洋史不讲课,按翁先生(xxx)指导,自己到图书馆查阅和浏览书籍,作读书卡片,学期末上交评分。教学法与众不同,既传授知识,又教给做学问的方法,一举数得。”在生物学界享有盛名的xxx,在讲无脊椎动物时,不许学生们记笔记,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听讲。他一边嘴里说,一边画,既条理清楚又引人入胜。听过他课的学生,都印象极深。
这些在综合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得医预科学生耳濡目染大师们做学问的方法,沐浴在浓重的人文氛围中。那时的燕大校园是他们的精神殿堂。
当时学校规定,“医预科期间,学生必须读完中文、英文各一百九十二小时,生物三百八十四小时,数学九十六小时,化学五百四十四小
时,物理三百八十四小时,还有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在结束医预科学习后,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并参考医预科的各门成绩和老师的推荐语,最后决定是否能够录取进协和医学院本部。xxx回忆,当年考试过关后“还要经过很特殊的面试,教授请考生到家吃饭,边吃边谈,谈家庭、xx、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等,一律用英语对答。在此过程中,了解考生的举止、言谈、表达和英语会话能力。”
燕大与协和的合作持续到 1951 年。20 世纪 30-50 年代的协和毕业生,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最举足轻重的作用。剖析原因,也与燕京大学的医预科教育是密不可分。
有人会问,在正式跨入医学院之前的医预科准备,究竟有多重要?是不是浪费时间?也许对于医学生来说,在正式接触医学之前,非常重要的铺垫是——准备一颗人文心和一副科学脑。
本质上说,医学这一学科,试图理解的是一个与人类有关的永恒话题: “人的自然本性”。如同神学和法学一样,这三个学科都指向科学研究的永恒话题,都需要逻辑学和哲学作为基础。但这三者所指向的目标,又都超越了科学本身。比如医学,它指向身体健康,它建立在对 “人的自然本性”无所不包的知识基础之上。但在“人的自然本性”里,却总是存在着一些未知力量。对于这些力量的来龙去脉,人们可以无穷无尽地解释下去,但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地理解,而恰恰就是这
些不确定的力量,给医学研究赋予了丰富的实质和生命。
协和的医预科设置,是一段看似漫长、实则必须的了解“人”的过程。它的存在,除了教授单纯的事实和技巧之外,体现了一所真正大学里的教学,还应该有更多的追求。比如,塑造“整全的人”,实现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教育。真理的范围,远大于科学,科学家必须作为一个人,而不仅是作为一位专家,投身到探索真理的事业中。面对真理的追求,需要那种“整全的人”的认真投入。这一点对于医学尤其重要。就像曾经是神经学家的雅斯xx斯所说,自然科学的教育价值是培养精确观察的习惯,单纯就研究主题的教育价值来说,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要逊色很多。而人文科学的价值是:它允诺了一种对人类历史实质的领悟,一种对传统的参与,一种对人类潜能之广阔性的认识。
1957 年,虽未在协和求学但深受协和精神xx的xxx,在建议恢复协和八年制的上书信中如此写道:“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需要极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桩艰巨复杂的工作。”他一再强调在复校之后,知识一定要学得宽一点,基础要打得扎实一点。他说,医学是同其他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在内)联系最多、最密切的一门科学,医学生在进入医学院之前,必须具备严格的基本功。
在xxx上书后两年,协和八年制终于在 1959 年恢复了招生,这时的校长是xxx。一开始,那些学生对于入校前花三年时间在北京大学
生物系读医预科很不理解。每一届新生入学,xxx和其他校领导都要亲自去一趟北京大学,以亲身体会告诉学生们:医预科的基础对于一个高级医学人才的成长有多重要。副校长xxx鼓励协和学生在医学预科时,要充分利用北京大学作为综合大学的有利条件,扩大知识面,培养广泛兴趣,多参加选修课,选修一些文科方面的课程。
作为中国第一所八年制的医学院,协和如何选择“真正适合学医”的医学生?从协和医预科的设置,能看出八年中的前三年的作用:一是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打下广泛、坚实的人文基础和自然学科基础,塑造“整全的人”,为日后造就优秀的医学生作准备。二是在医预科期间,协和学生实现了八年中的第二次“双向选择”。
关于协和八年制中的“双向选择”,xxx教授曾详细分析过这样做的必要性:
一个人决定学医,可能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有人是真正出于个人的兴趣和志向,有人则可能是由于家庭的意愿,也有可能是因为羡慕医生的社会地位等。有的学生抱着很大的热情进入医学领域,但是,经过几年学习以后,发现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心愿,或是逐渐了解从事医疗工作需要较大的奉献精神,甚至会要求牺牲部分个人生活或家庭生活,要勤奋努力、刻苦敬业,而自己还没有这种心理准备;有的学生在学医四、五年后看到同年进入大学的其他专业的同学中,不
少已经毕业工作,有了收入,而自己还要继续学习;有人即使从八年制医学院毕业了,回想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同学已经工作了四年,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自己高,也有些悔不当初。
何况以协和为例,对医学生还要xx(高条件进入)、严出(以严格标准毕业出校),出入的门槛都较高。医学生在校期间会反复考虑以上这些实际问题。
如果仅仅是一次高考就从“医”而终,直接决定八年的学习方向和终身职业,往往会让一些医学生不是真正认同未来的医生职业,在学医过程中感到夹生、矛盾、痛苦。
而在过去的协和,这样的痛苦和矛盾会少很多,因为有三次“双向选择”。第一次双向选择是由高中考入综合大学的医预系时。第二次是在第三年读完之后,大部分同学从医预科考入协和,少部分同学因成绩或健康问题不能进入协和,就在原校继续读一年(多为生物系),然后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第三次双向选择是在进入协和读完一年之后,有一些学生同样因健康或成绩不良留级或退学或自己意愿,另谋出路。
一个能够实践真正大学理念的大学,它能将献身科学真理的探索和传播的人们集合在一起。在协和的办学理念中,体现了大学必须要做的
三件事:教化“整全的人”、职业训练、科学研究。将任何一件事从其中剥离出来,都会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协和医预科的设置,从二十世纪初就实现了医学教育与综合大学相结合的设想。在医学院普遍 “精神缺失”的当今,除了感慨、赞叹协和曾为实现高标准而自办医预科的决心,设置医预科的意义也许更值得我们思考。正如xxx写给xxx的信中说的:“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于是他们在最旧的东西中惊奇地发现了最新的东西。”
2. 备受争议的协和育人模式
考入协和医学本部后,便开始了医学生的征途。协和的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第一年的重头戏,是解剖、生化、生理学。日后的泌尿外科专家xxx,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经历过的协和一年级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可以看到普遍存在休息不足的情况:“早 8 点从宿舍到学校,
12 点过后才下课,赶回宿舍午餐,午休不超过半小时,又赶到学校,
下午 2 点开始实验课。虽规定 5 点结束,有时却拖得很晚。记得有一次,直到午夜 1 点做出实验结果才罢手。一般情况下,6 点晚餐,然后到图书馆自习,晚 10 点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到 12 点以后才能休息。考试前更是紧张,有的同学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地复习功课。由于学习过分紧张,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下降,还有一些同学
得了结核病。学校方面为此提高了伙食标准,并补贴了伙食费。”
在上生理学时,讲课和实验操作的比例为 1∶3。一些以大组为单位的内分泌实验,如用蝌蚪观察甲状腺的功能,要求学生自己在实验室饲养蝌蚪,每天记录蝌蚪的生长情况。又比如在摘除狗的甲状腺后,观察它缺钙性痉挛的实验,不仅需要观察、记录和饲养动物,还要做定量测量以及在注入钙后观察缓解情况,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向全班汇报。每次实验都必须经过老师认可,否则要在课余时间补做,直到通过。每次实验时,做一次就能通过的人数不多,多数都要用晚自习时间补做。
老协和流传的说法是:“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要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在这里的及格线,不是六十,是七十五分。在评定成绩时,平时老师的考察和评估也占不少比重。一门学科的考试,除了进行笔试,还要口试和实验测验。考题不只重知识记忆,更看重融会贯通和思维能力。比如协和的生理学教授xxx,生化系的xxx,生理学家xxx,每次讲课前会发给学生一张纸,上面写着问题,进行小测验。有的问题不是讲过的,也不是教授准备讲的,而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问题。1943 年毕业的黄宛,在上细菌学课时,抽到了这么一个问题“病毒的物理化学性质”。当时这门课还没开始,什么是病毒都不清楚,又怎么知道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呢?他去问导师,导师就告诉他,到图书馆去如何使用文献资料。结果,他看了近
十年的一百多篇文章,写出了一篇综述。
在病理解剖学这门课的成绩单上,除了考试成绩一栏外,还有一栏是分析能力的考核分:5,5-,4+,4—等。在考试时有这么一道题: “线绳系在手指上会产生什么后果?”多数答:被绑住的手指发生淤血性坏死,结果他们都不及格。老师对这些学生说:只答对了三分之一,因为少答了两条。第一条可能是:当线绳松松地系在手指上,不压迫静脉也不压迫动脉,则没有任何后果;第二条可能是,如果线绳很紧地绑在手指上,既阻断了静脉,也阻断了动脉,则会发生手指的缺血性坏死,即干性坏疽。而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仅仅是第三条可能:压迫了静脉血管而不阻断动脉的情况。这个试题,其实是为了考查学生对于动脉压和静脉压的深入理解。
(图 2-2-1,英文书第 119 页,协和医学生在听老师讲解剖学,1924)
(图 2-2-2,《话说老协和》,1942 级医学生xxx在细菌实验课上)
上完一年多的医学基础课,开始临床课程,进入各科学习。一开始平均每天授课四小时,其余时间为实验课或自学。到三年级时每天授课两小时,四年级一小时。有三分之二的讲课时间,采用的是临床示教。在三年级时,老师将住院病人带进课堂,用实例示范讲课。四年级时则采用门诊病人来进行示教。
三年级除听课外,要进病房当“临床见习生”。住院总医师给见习生分病例,见习生去问病史查体,写病历做出诊断后,老师进行讨论并做修改。病房的见习生可以参加每天早晨的教学查房和每周的教授查房。四年级时,上课之余,去门诊见习,在老师指导下看病。
1942 年毕业的须毓筹记得第一次实习诊断学时,xxx教授自己当患者,让学生检查他的头、面部。xx筹和另外两个同学轮流观察、检查,但谁也没说全“病情”。可分明是从头发、前额,五官到下颏,都一一检查的,那么到底遗漏了什么呢?这时,x老师严肃地说:“我戴着眼镜,是提示我的眼睛有问题,但你们谁也没有注意,亦未问我为什么戴眼镜,戴的是什么眼镜。做医生就是要全面细致地观察病人!”内科的xxx教授,则形象地告诫学生:Xxx’t depend too much on paraphernalia(不要过多地依赖设备)。他主张看病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精确地做体检和常规化验,得出比较正确的印象诊断,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做心电图、脑电图、放射造影等辅助检查和特殊化验。
内科的临床考试在三年级时候进行。考试时,老师现场给学生指定一名新病人,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病历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写出病人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意见。xx教授当年上学时,被分到一名心脏病患者,当时心里暗喜。当她按时完成考试后,主考老师问了病情,要她说明鉴别诊断和处理意见,各种心脏病的可能性和特点。
xx对答如流,自己感觉很好。但主考老师并未就此打住,而是追问个不停:还有什么别的可能性?她答不上来了。老师还是穷追不舍,她觉得脑子都掏空了。老师问:你是否也应该考虑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可能性?她当时因为紧张,在询问病情时,根本就忘了询问和甲亢有关的问题。这种经历,很多协和学生都有过。在逼急时,也有学生背后埋怨老师“卖弄知识”、“故意为难学生”,给老师起各种各样的绰号。
医本科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医学院的第五年),就进入了实习医师阶段,在各专业科室进行一年轮转。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直接负责十个病人的诊疗工作,对病人实行“二十四小时负责制”。这是八年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年,真正开始“管理病人”。无论前一天收了多少新病人,实习医生都必须在第二天查房前完成大病历、拟诊讨论和三大常规。
著名的儿科专家周华康是 1940 届的协和生,他曾经这么白描过在协和内科做实习医生的每日行程安排:“一清早到病房,把自己管的病人看一遍,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并抽空腹血做化验。在主治医师每天查房时,要简要地报告病历和病情,说明自己对诊断治疗的看法,解答主治医师提出的问题,并听取意见。结束后,即修改医嘱,填写特殊检查、化验和会诊单,并进行较急的治疗。午饭后在病人午休时,自己也争取时间做短时间休息。下午继续诊断治疗、操作和化验、收
新病人和观察原有病人。白天有空闲时还参加一些业务学习活动。晚上饭后先抽时间看看报纸,再去病房将所有的病人都看一遍,并给一些对症治疗,如镇静安眠药等。然后写病历和病程记录,并读有关书籍。夜间,按病人情况需要,护士打电话到宿舍通知。”
每年 6 月 30 日晚,是协和实习生迁入与迁出的时间。整个宿舍楼两股人流,一股进一股出,紧张而有序。新来的实习生放下行李后,就立即换上工作服,开始熟悉自己的工作,并被分上一个信号灯的灯号。除了休假和请假外,实习生白天晚上都必须在医院,医院的各个地方都有明显的信号灯,每个实习生有一个灯号。如果不在岗位上,就会有人打电话给总机要求打亮他的灯号。实习生看到灯亮时,会立即回到岗位。二十四小时值班的实习生,既能在医院各处自由活动,又能随叫随到。如果半小时内找不到人,总机报告给院长办公室,第二天就被通知到院长办公室说明理由。
(图 2-2-3,《话说老协和》,1926 年,协和医院眼科主任xxx教授带领医学生、医生进行病房大巡诊)
xxx是协和的 1934 届毕业生,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抗战后他曾受xxxx邀,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任院长、附属医院院长。在《从医学生到内科总住院医师》中,他详尽地描述了自己从一位协和医学生开始成长,毕业后留在协和工作,担任住院医直至总住
院医的过程。
xxx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中学、大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他先在苏州的东吴大学读过三年医预科,又读了一年大学预备班,1929 年考进协和医学院。在他读书时,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周举行一次临床病理讨论会,由病理老师和临床老师一起办。三年级时他开始在病房和门诊见习。最后一年是实习,那时实习生要亲自检验病人的各种标本:痰、胸水、脑脊液……自己检验的结果,常常比化验室要快,能早诊断早治疗。xxx在当实习医师时,曾有多次为找到胸水、脑脊液内的结核杆菌或周围血液内的黑热病的利杜氏小体、疟原虫……花费很大气力,“经常要熬到深夜,但收获也很大。”他在协和医院实习期间,就有“活xx”的美名(xx,Koch,曾发现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有些疾病的病原体,别人找不到,他却能找到。他发现在推血片找疟原虫时,将推片推到载玻片一端,并将推片一端略提起,增大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就可使比重较高的疟原虫集中在载玻片的边缘,变得容易找到,提高了疟原虫的检出阳性率。做完这一年的实习,八年寒窗结束,回头望去,“自入学到毕业的五年中,我的同学中有的被淘汰退学,有的留级,有的从他校插班进来,到毕业时只有二十五人。”
“协和育人模式”的特色之一,在于医学生毕业了,学习之路仍没有终止,更确切地说是终身学习。毕业后,在协和医院实行的是临床住
院医师制度,每年聘一次。三四年后有机会当上总住院医师。因名额有限,需经过激烈竞争才能聘上。当时的协和医院崇尚先进的西方医院管理理念,包括“完善的招聘制”和“讲求效率的制度化管理”。在毕业后继续完成了三年的助理住院医师后,xxx被聘为内科住院总医师。这是个非常荣耀和锻炼人的职位。在他之前,已有十位担任过这个职位,其中有医学大家xxx、xxx、xxx、xxx、xxx。
xxx认为协和的八年制教育以及后来三年的住院医师制,强调的是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和实践经验。协和学生在整个八年学习期间,打好了普通理科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实践基础。在毕业后的四五年,又接受了严格的临床实践,并开始用临床资料对一个医学课题进行观察与研究。所有这些在xxx看来,“是培养高级医务人员的必由之路”。
著名心脏病专家x宛回忆起在协和的几年经历,深刻的磨难及喜获知识的乐趣兼而有之,“令我四十余年来未能丝毫忘怀”。1986 年夏天,和x宛同一班的 1943 届协和毕业生再聚。这些老协和人坐在一起,回忆自己的协和生涯,用的题目是“无限依恋忆协和”。在畅叙旧事时,他们提到许多协和的特色,比如上基础课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小测验,临床见习导师制,以及协和传统的教学巡诊和病理讨论会。此外,一个少不了的主题是“激烈的竞争、无情的淘汰”。当时,协和为调
剂学生生活,促进同学间的交际,每周六晚请几位教授夫人教跳交际舞。xxxx:“同学们因功课紧,去的不多,教授夫人便亲自到宿舍邀请。我和几位南方来的同学,因怕功课跟不上,不愿参加,为避免宿舍灯光外露,教授夫人们来叩门邀请,就把桌灯放在储藏间内,把自己关在里面念书。”
同是 1943 届学生、后来从事公共卫生营养学的xx教授,她父亲曾是当地有名气的开业医生,当时自己也觉得学医后,当开业医生很好,治病救人。不过她一到协和,就改变了。她“看到各位老师在从事教学和医疗的同时,都在进行专题研究,常常在实验室忙碌到深夜。他们联系各自的专业,经常去图书馆阅读新书刊,星期日上午也常去……他们的研究成果,明显地提高了医学理论和实践”。当时,做开业医生可以获得很高的报酬,比留在协和当教员的报酬肯定高得多,但她自述,“由于受老师们的影响和协和学术空气的熏陶,在学生时代就逐步明确:毕业后不能仅当一名开业医师。这个想法,在当时的学生中是很普遍的。”
有不少人概括过协和特色的育人方式。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xxxx 2003 年出版的《老协和》序言中提到:协和的特点是——小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打好基础,保证人才和事业的持续发展。“过去如此,今后也应如此。”对于如何培养医学人才,xxx最看好的是老协和的育才之道。晚年时,他曾几次将协和医院领导请到家中,探讨老协
和的淘汰制、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制、总住院医制。他说过去协和培养十个人,准能出两三个名医、名教授,中国需要“五星级”的名医,需要像协和那样的高质量人才的土壤。
在 2001 年出版的《协和育才之路》前言中,60 年代曾任协和副校长的xxx这么写道:协和“学校历史悠久,几经沧桑,曾三次停办,三次复校,在大环境影响下有过很多变化。她在我国医学界和医学教育界作用最为突现的时期,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间,其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形成,也是在这段时间。”为了能把协和的育人模式提炼、传承下来,在召开第一次《协和育才之路》的编写讨论会时,九十三岁的xxx来了,八十九岁行动不便的xxx院士来了,八十多岁的xxx、xxx也来了……总共十九位。到了第二次讨论时,增加到二十六位。究竟什么是协和育人之道?经过这些老协和人或是老协和管理者的讨论,除了学生少、条件好、要求严、教师一流、特定的历史环境之外,多年的协和教学形成了一套优良的教学传统,特点是:
强调能力培养,而非死啃书本;
强调基本功培养,未来发展才能厚积薄发;
强调科学严谨,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性;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成长,培养创新意识。
与它们相近的另外一个版本则是——强调“三基三严”。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是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但与“协和育人模式”相关联的残酷淘汰制、培养的学生少、学制长、全英文教学……这些在当时和今日看来仍属极端的做法,围绕它们的争议,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心胸外科名医xxx,读的是沈阳的医学院,毕业后到协和,先实习,后当住院医生。他这样描写一个外省青年的眼中的协和:“这里绿瓦顶白栏杆,找人打灯号,见面说英语,行路带小跑,办事死规矩。”初来乍到,每次查房前他都要一个人在厕所里对着镜子背诵病历,改正自己的英语发音。
在上世纪 30 年代前,中国尚没有统一的医学名词和医学教材。在办校后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协和教师队伍中,外国人占多数,不能用中文教学。除了这些原因外,协和当时认为,只有掌握好英语这一工具,才能学到最前沿的世界医学知识,进行国际交流。当时协和所用的教材、参考书,全是英文。图书馆中的绝大部分书籍和杂志,也是英文的。当时的协和课堂、实验室、病人病历、病房巡诊教学和学术讨论……全部用英文。即使是中国师生间的日常交谈,也用英文。
对于“完全用英文教学”,不断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中国人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不应让学生轻视自己国家的文化。在上世纪 30年代,中国政府曾指示协和要纠正“忽视中文”的倾向。后来学校也决定要中英并重,但直至学校被日寇关闭,这个想法也未能实现。不过,今日的医学生,也许能更深切地理解“英文”对于能否跟上世界医学进展有多重要。虽然不必连病历书写、师生交谈也用英文。一位协和医生,这样描述了曾在协和经历过“完全用英文教学”的xxx面对新一代医生查房时的情景:“最能让xxx查房高兴的是陪伴她的高级医师必须有如下两个本领:第一,因为xxx英语太好了,查房时会经常不自主地说出一些英语来,你必须能准确地、简要地帮助她老人家解释一下;第二,xxx有时会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汉语词汇来表述自己的意思,而她又要求非常准确地找出这个词,你必须善于捕捉xxx的思想脉络和表达方式。”
2006 年一位协和的年轻大夫参加国际会议回来,写下了他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中国的英文教育,“语言是工具,如果我们因为语言影响了和世界的沟通,那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本来他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比中国大多数医生要好,但在参加国际会议时接触三十六个国家的医生后,却发现和他们的英文相比,要相差一大截。“且不说那些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的医生,菲律宾、南非、
尼日利亚,这些国家的医生讲英文是非常的自然,其它的一些国家的医生讲英文也比我要流利得多。表达的自然程度自愧不如。在马来西亚,从首相到医生,乃至到一个乡村分娩中心的医生,都可以用英文非常流利地表达。而那些来自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譬如埃及、伊朗、泰国,也可以讲流利的英文,让我吃惊”。
他非常感谢自己接受的 90 年代的协和八年制医学教育,“我们在医学院上解剖、生化、生理、组胚、药理使用了大量的英文原版教材,虽说当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却使得我们在当时的两年内习惯了阅读英文,这也为我们后来的医学英语奠定了些基础。但是不利的是我们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他曾看过协和 1952 年前的病历,全是英文的。而那时的老协和,是完全用英文教学的,“但是到了解放以后,我们否定了一切,全改为中文的了。”
对于协和的“长学制”,也一直存在争议。虽然在今天的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已不仅限于协和,但此前对八年制一直有反对意见,甚至 1932 届协和毕业生xxx也说:“这八年制真是太长,比起别的学科和别的大学是加倍长,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穷学生,这八年更是一个大的负担”。
一位日后进协和学习的医学生,他的学习生涯总共是二十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再加上大学八年。xxx分解了他自己在协和时的八
年制具体安排,“头三年是预科,后五年是医本科。三年预科主要是学数理化和生物学;还有人文科,包括文史、社会学、心理学等。医本科的头二年是基础科,后三年是临床科,末了一年是住院实习。如果去掉预科三年(这三年学的从表面看来都与医学无关),再去掉住院实习一年,只剩下四年,学习时间实际上跟专科制一样或相差很少。”
他建议中国“必须增设各类各级别的医学院校,有较长学制的,也有较短学制的,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各种类各层次医务工作的需要。至于将来是否有可能酌量缩短学制,而仍能保持教学质量不下降呢?我想,如果能大力充实设备,积极培训师资,用真正懂教育的人员来负责主持教育行政工作,缩短学制而又保证教育质量是可以做到的。”
在旧协和的这八年制学习中,还实行一种残酷的“淘汰制”。最明显的淘汰有两次。一次是投考协和的学生,先读完三年医预科,经过考试,结合医预科的各门功课成绩和老师评语,决定是否能够录取进协和本部,成为医学生;第二次是进入本部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因成绩差、身体差等被淘汰的常占入学时人数的四分之一。这期间,也有因兴趣转移、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学习情况而退出医学领域的。
惊人的淘汰率,优中选优,随之伴行的是学习紧张和无形的竞争压力,许多毕业生后来在回忆时都有描述,甚至有一些人用了“磨难”这个
词。药理学教授xxx在回忆录里说这甚至是一种无谓的紧张:“在协和,对学生的任何要求都是严格的,曾传说有某生因为考试时答错了用药剂量而被留级一年。为了显示课程水平之高,这种操之过严的措施,据传在协和各科之间大有‘你追我赶’的劲头,因而造成学生学习中无谓的紧张。”
在协和,还有一个名词用来形容协和人的紧张生活,这就是“协和脸”。因为协和人学习紧张,压力大,久不见天日。xxxx到协和医院,就描述了这张“协和脸”——“住院医师的伙食完全由医院供给,一日三餐及两次茶点(下午四时及晚上十时半),质量很高,可惜由于工作过于紧张忙累,大多数人往往是食欲欠佳,甚至‘望食兴叹’。那时做住院医师,成日忙着工作和钻图书馆,久不见‘天日’,因而面色苍白,当时习惯叫‘协和脸’。”
中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xxx,是家族中第三个进协和的人。他曾在传记中叙述,自己到协和学医完全是听从父亲的安排。思想开放、早早投身民族工业的父亲认为,社会***不能让儿女们从政,而做医生是一种既高尚又稳妥的职业,“要想当一个有本领的医生,必须进协和。”在xxx之前,先后被父亲动员进协和的有大姐夫xxx,哥哥xxx。在xxx之后,他的两个弟弟,xxx、xxx也相继进入了协和。xxxx国内罕见的名医世家,包括xxx、xxx、xxx、xxx等,分别是儿科、泌尿科、外科、免疫学专家。在六十
多年的时间里,xxxx先后有十人在协和学习、工作。
在xxx的文章《用医学生的眼光看协和》中第一节谈的就是惊人的淘汰率:“一进校,压力便扑面而来”。他以自己的经历,描述了从进协和医预科开始到最后成为住院总医师的“宝塔尖”制度:“要想进协和,最好先进燕京大学,在医预科学习三年。1933 年我考入燕大医预科,全班共有五十二名同学,到 1936 年考协和时,却只有十五人被录取。进协和那年,我十九岁,是全班年龄最小的。一进校,压力便扑面而来。能否在协和读下去,关键是一年级。我们上一班读完一年级后,因学习成绩不合格离校的有四人,留级的有四人。学校的意图是,对经过一年学习表明不适合学医者,早一点淘汰,有利于学生及时转入其他专业。”在xxx教授后来的回忆中也提到,“一年级是个难过的关。这关就是生化学和生理学。有这两员‘x’‘x’x将把门,许多考上协和的同学,就是因为过不了这一关而留级或离开协和的。”
xxx还回忆说:“学校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从专业学习到言谈举止,都必须一丝不苟。每位教师手中有一份附有照片的学生名单,教师很快就熟识了每个同学。平时的实验报告、读书报告或病历记录,都要求记述准确,书写工整,交教师或上级医生批阅。考试制度更加严格,除平时考核笔试之外,有些课程要附加口试。学期终了,教师们要开会,认真评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前途,并决定优秀生、
留级生以及淘汰生名单。”而在无形的压力之下,“同学们进取心很强,个个争先,力求学习好,有礼貌,准时,认真,信实可靠。学习再紧张,也注意仪表整齐地出现在教师面前”。
协和的考试,七十五分是及格线,也是学生们的“生死线”。临床考试只有极少数能拿到九十,八十五分就很优秀了,成绩不合格的就有可能留级或被退学。这种看上去无情残酷的“淘汰制”,为的是尽可能筛选出可成为医学大家的精品,虽然淘汰标准也未必公允。
对于那些在“淘汰”中生存下来的优秀生,协和的奖励倒也毫不吝惜,以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在医学生一二三年级结束时,每年评选出两名优秀生,免交下一年的学费一百元。每年毕业班中最优秀的学生,还能获一笔高达四百美元的文海奖学金。文海是早年协和医学堂的一位美籍教会医生 Xxxxxx X.Xxxxxx,他捐出全部财产,作为对协和最优秀毕业生的奖励。1933 届的xxx,就用这笔奖金还清了上协和的欠债。 1929 年,xxxxx那一届毕业生的“文海奖”获得者。在当时,这笔奖学金相当于一个助理住院医生一年的工资。
(图 2-2-4-1、2-2-4-2 xxxxx,《xxx传记》)
在毕业典礼时,还会在毕业班的下一届——四年级的医学生中,选拔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任毕业典礼的司仪。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
极高荣誉,他的名字会刻在每任学生司仪手持的纪念牌的金箍上。学校原计划当纪念牌上套满金箍、成为一块亮灿灿的金牌时,保留在学校,作为永久性纪念。遗憾当抗日战争胜利、协和医学院复校后,那块套有九个金箍的纪念牌,再也难寻踪影。xxxx曾经担任过司仪,他参加的是 1941 年的毕业典礼(图 2-2-5 xxx司仪,见《协和育才之路》),名字刻在第九道金箍上。他的姐夫xxx也曾担任过学生司仪,姓名刻在第二道金箍上。
老协和的“淘汰制”,对很多学生是一种无形压力,对那些能在压力下生存的学生来说,激发的则是竞争,激发的是向上的气氛。在xxx上到五年级时,“班上公认,黄国安和我学习成绩最好,我俩相比,黄国安成绩稳定,一二年级时,名次比我高;我的优势从三年级才开始,提高较快,被认为是突出的。我主动找黄国安,邀他同住一间寝室,他欣然同意。彼此都明白,这一年我俩要认真竞争一下,看毕业时谁能获得优秀生的桂冠。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学习上,互相都得益不少。这场竞争后来未见分晓,因为珍珠港事件后,医学院被迫停办,无法按照常规进行评比。”竞争的气氛不只是在协和的学生、青年医师中间、教授之间亦不例外。一些教授继续留任,另一些聘期满则离开了协和。抗战初期的妇产科主任xx克,不把门诊和住院病人放在心上,只顾在实验室搞研究,还挖苦xxx:“你以为拉拉病人的手,给病人擦擦汗,就能当教授吗?”当他任职期满,协和没有再续签聘约,而遭xxx讥讽的xxx在这一年被聘为妇产科主任。
在协和,学习负担很重,可学习条件也很好,在生活细节上堪称爱护备至。这爱护,从新生入学上路的那一刻就开始了。1924 年的秋天,十八岁的xxx被协和录取,从上海绕道武汉到北京,到了协和的学生宿舍文海楼,“门房工人带我去看一个布告牌,其中有一张是宿舍房间分配名单,这牌上布告都是英文的。我很快找到我的英文拼音名字,就顺利地住下。二人一间,很宽敞、讲究、舒适。”
xxx入学时是 1937 年,从苏州东吴大学医预科毕业考上协和,正值
抗日战争,南北交通中断。直到 1938 年,他才上了路,但也是绕道上海,坐船到天津塘沽,再去北京。第一次出远门的xxx正忐忑时,船到塘沽,有人上船来告诉他,岸上有人接。一问才知是协和派来的,怕他上岸遇到困难,帮他办理登岸手续。他被送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报到后,注册主任安排宿舍工友组长接他到学生宿舍,房间里的物品一应俱全。第二天,校医通知他检查身体,还准他一天休息以恢复旅途的劳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许多来自南方的同学,由于当时汇兑不通,失去了经济来源,学校知道后就借给每人每年一百元。
老协和人们回忆上学时“衣服自己不用洗,由洗衣房洗;房间卫生不用打扫,有工友管;就连被子也用不着叠,早晨起来拔腿就走”。学生宿舍有一个相当大的休息室,有地毯、沙发和几张桥牌桌,有一部很好的留声机和一台很大的两波段收音机。“书架上有当日的报纸、
很多英文小说和美国《生活》画报、《时代》杂志等。晚饭后,大家都愿到这里玩一会儿。另有一个健身房,有许多锻炼身体的器械,不过,同学们功课太紧张了,去的人不多。”
入学时及上学期间,有定期健康检查、X 光透视照片等,诊断治疗及住院都免费。身体瘦弱者可吃免费供应的鱼肝油。学校提倡体育活动,有课间操,缺操的或出操不认真的要被低声问姓名。学校里设有网球场和篮球场,冬天有溜冰场。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进行体育活动。在卢沟桥事变之前的二三十年代,到了周末假日,学校还派车送学生去郊外风景区郊游,以增强体质。
(图 2-2-6 见《话说老协和》,协和学生会文娱组的成员在演戏)
关于协和的宽进严出、培养人数少,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从 1914
年着手准备到 1917 年开始招收医预科学生,协和坚持“优中选优”,选出真正立志从医的学生。前后大约十年的艰辛努力,换来的第一届协和毕业生只有三人(图 2-2-7)。这并没有让洛克菲勒基金会感到回报无着,相反在压力面前,坚持的仍然是精品打造。到了后来,即使招收学生增多,整个学校的学生总数加起来也常不足一百人。校园里的老师比学生多,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现象。协和老师们,已经习惯去带领这支以一当千的精锐之师。
最初当洛克菲勒基金会计划在远东建立一所协和这样的医学院时,设想是:小规模、高水平。在 1914 年考察团的报告《中国的医学》中,反复权衡了“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协和医学院在规划时,按每班二十五人、最多五十人设计,医院设计的床位是二百五十张。按照这样的数字,规划了协和医学院、医院的建筑和设备。但在协和办学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中国人口多,医学人才严重缺乏,以协和的人力财力,应招收更多学生,尽早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在 1932 年,协和的生物化学教授xx估算,中国需八十年才能达到每一千人一名医生。当时的卫生署副署长xxx也算过,中国需一百年才能培养足够的医生。在 1946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报告中,也提到中国需最少一个世纪才能达每两千人有一个医生。
要求协和扩招的压力一直存在。曾在协和教生理学的xxx,对每班只招收二十五名学生的限额也有意见,他建议根据协和的条件和设备,每班应接受四十名学生,甚至可增收到五十名。在 30 年代,国际联盟的医学顾问也提出这个问题。1939 年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曾同意每年招生增加到四十人。1948 年考虑重建协和时,亦决定每年招生至多不超过四十人。今天的协和,则未能免受“大学的膨胀”的影响,不得不为争取更多经费而多次增加每年招生名额。
从 1924 年第一班毕业到 1943 年,协和共毕业了三百一十八人,平均
下来每年十六人。此外它培养了高级护士约一百七十名。然而单用数量一个参数,无法估量出真正的协和育才内涵。这平均每年十六人的精品产出,意义已经超越了狭义的“协和”,他们真正具备了协和的 “发散意义”。
这发散意义之一在于,提高中国民众的健康,除了培养坐堂医生之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措施也很举足轻重。老协和很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创,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他们的发散意义已非简单的坐堂医生数目所能相比。最著名的当数 1929 年毕业的xxx创建的定县模式,打造了中国最初的“三级卫生保健网”,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赤脚医生”。
老协和的另一个发散意义还在于,培养了两千多名进修人才,相当于本校毕业生的七倍。在 1921-1933 年间,共有约九百名医师、护士和其他高级技术人员,来到协和进修。甚至在上世纪 30 年代,教育部正式指示协和建立“医学进修学院”,后因卢沟桥战争爆发而搁置。
解放后,许多重要的医学院、大医院的负责人,都来自协和。仅举北京为例,几家著名医院的院长都是协和毕业生担任:阜外医院的xxx、儿童医院的xxx、皮肤性病研究所的xxx、妇产医院的xxx、积水潭医院的xxx等。中华医学会中的许多专家,也来自协和。中国的主要医学杂志,多由协和创办主编。许多医学专科在中国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