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國Fiona Trust v. Privalov案為中心
論定時傭船契約仲裁條款之解釋
—以英國Fiona Trust v. Privalov案為中心
xxx*
壹、前言
契約為當事人間意思表示合致之產物,將之表現於書面文件,其內容即顯示當事人之意圖。就契約之解釋,應客觀尋找當事人之真意。我國民法第九十八條即規定:「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契約為當事人彼此間之承諾,故應絕對且嚴格遵守,縱非當事人之過失以致履行不能,亦難逃違反契約而應負賠償之責任。契約訂定為現今日常最普遍不過之事務,於消費者彼此間之小額交易,欲對契約以文字詳實約定,誠為難事一樁。而一方當事人為商人或企業之經營者,其與消費者訂約使用之定型化契約,或將偏惠其本身,因而致他方消費者遭受損害。各國為保護消費者之利益,即使用各種方式對消費者加以保護。以我國保險法第五十四條1、五十四條之一2暨消費者保護法第
十二條3之規定為例,即可明見。
於商業交易,法律之可預見性、確定性暨可遵循性特別受到重視。果若無法建立一套使交易當事人得預見以茲遵循之確定規則,商業將難以持續運作。得預見以茲遵循之確定規則,可使參與交易之當事人確定其權利、義務暨責任,不僅減輕司法等系統之負擔,亦使當事人預估風險,並及早進行風險分散之規劃,如就其風險投保保險契約。商人間之交易,無如前揭消費者獲致法律之特殊保護。因此,商人間訂定契約時,應對所使用之文字更加注意。誠如前揭,當事人之權利義務,均依據契約內容加以確定。契約所使用之條文文字若係精確無誤,則當無爭議。然若所使用之條文文字模糊,則雙方爭議必然難以抹除。此時,應如何對契約條文加以適當之解釋,誠為一重要之事務。就契約解釋得以使後人續為遵循,在於其經由無數先例累積而成之解釋規則具穩定性。英國
*本文作者係中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註1:本法之強制規定,不得以契約變更之。但有利於被保險人者,不在此限。保險契約之解釋,應探求契約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文字;如有疑義時,以作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為原則。
註2:保險契約中有左列情事之一,依訂約時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之約定無效:一、免除或減輕保險人依本法應負之義務者。二、使要保人、受益人或被保險人拋棄或限制其依本法所享之權利者。三、加重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之義務者。四、其他於要保人、受益人或被保險人有重大不利益者。
註3: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者,無效。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推定其顯失公平:一、違反平等互惠原則者。二、條款與其所排除不予適用之任意規定之立法意旨顯相矛盾者。三、契約之主要權利或義務,因受條款之限制,致契約之目的難以達成者。
法就此有豐富之案例累積,此亦為該國法律成為國際交易優先被選擇適用之準據法之緣故。仲裁程序為現今商業交易最常使用之紛爭解 決程序之一4,其具國際性、秘密性、非形式性、專業性暨快速經濟等特質。按仲裁為當事人合意就爭議交由一個或多個單數之仲裁人,於法院外就相關紛爭加以判斷之程序。經由仲裁判斷後所獲致之結果與於法院訴訟之確定判決具相同效力,均可就其加以強制執行5。為進行仲裁程序,雙方當事人應表現其願接受仲裁程序之意思表示。而此項意思表示之顯現即為仲裁協議條款,對仲裁協議條款應如何加以
解釋,即有諸多之討論。
於二○○七年英國最高法院對於Xxxxx Xxxxx
v. Privalov6案之判決,為該國近年來對仲裁協議條款解釋最為重要之案例,其改變過往法院對仲裁協議條款逐字逐句解釋之作法,並認為
應立於國際商業角度之基礎下,對於仲裁協議條款為廣泛解釋。其主要理由在於,商業交易當事人訂定契約時,難以就文字用語為精確表示,藉以將所生爭議區分類型,分交法院或仲裁庭以解決紛爭。故若契約含有仲裁協議條款,除有特別約定外,應將一切紛爭交由仲裁庭處理。本案討論英國最高法院決定仲裁庭是否對案件具管轄權,即當事人間是否成立有效之仲裁協議條款。甚至當事人主張因主契約之訂定有詐欺、賄賂或不實xx等非法事實存在時,該契約暨仲裁協議條款之效力若何等議題。本文即就相關問題加以論述。
貳、Xxxxx Xxxxx v. Privalov案
一、案件事實
Fiona Trust公司為隸屬於俄羅斯籍Sovcomflot
註4: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591號解釋即表示:「憲法第16條明定人民有訴訟之權,固在確保人民於其權利受侵害時,有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之權利,法院亦有為公平審判之義務。惟訴訟應循之程序及相關要件,立法機關得衡量訴訟案件之種類、性質、訴訟制度之功能及訴訟外解決紛爭之法定途徑等因素,為正當合理之規定;倘其規範內容合乎上開意旨,且有其必要性者,即與憲法所保障之訴訟權無違。民事紛爭事件之類型,因社會經濟活動之變遷趨於多樣化。為期定紛止爭,國家除設立訴訟制度外,尚有諸如仲裁、調解、和解及調處等非訴訟機制。現代法治國家,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及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之保障,人民既為私法上之權利主體,於訴訟或其他程序亦居於主體地位,故在無礙公益之一定範圍內,當事人應享有程序處分權及程序選擇權,俾其得以衡量各種紛爭事件所涉之實體利益與程序利益,合意選擇循訴訟或其他法定之非訴訟程序處理爭議。」相關討論可參閱xxx、xxx,〈從臺北地方法院100年海商更(一)字第1號民事裁定論海商法第56條第2項規定之爭議〉,東海法學,第40期,2013年8月,頁183-234。
註5:仲裁法第37條規定:「仲裁人之判斷,於當事人間,與法院之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仲裁判斷,須聲請法院為執行裁定後,方得為強制執行。但合於下列規定之一,並經當事人雙方以書面約定仲裁判斷無須法院裁定即得為強制執行者,得逕為強制執行︰一、以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一定數量為標的者。二、以給付特定之動產為標的者。前項強制執行之規定,除當事人外,對於下列之人,就該仲裁判斷之法律關係,亦有效力︰一、仲裁程序開始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二、為他人而為當事人者之該他人及仲裁程序開始後為該他人之繼受人,及為該他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
註 6:Premium Nafta Products Limited(20th Defendant)and others(Respondents)v. Fili Shipping Company Limited(14th Claimant)and others(Appellants)(Xxxxx Xxxxx v. Privalov)[2007] UKHL 40.
之航運集團,其主要股東包含俄羅斯政府與民間投資者,故其為半官方之航運公司擁有龐大船隊。於本案原告Xxxxx Trust公司暨其餘八家單船公司同意出租船舶於由Xxxx Xxxxxxx先生所控制之航運集團,共簽訂八件定時傭船契約
(Time Charter),Xxxx Xxxxxxx先生為居住於英國之俄羅斯商人。原告主張Xxxx Xxxxxxx先生於該八件定時傭船契約取得極為優惠之條件,係因其賄賂Sovcomflot公司之高級職員所得。 Xxxxx Trust暨相關公司認為其係因賄賂等非法原因簽訂定時傭船契約所取得之利益,遂要求 Xxxx Xxxxxxx先生返還五億美金之不當利益,並解除(rescinded)前揭定時傭船契約。
前揭八件定時傭船契約均含有仲裁協議條款7,約定任何一方當事人於定時傭船契約下
所生(arising under this charter)暨因定時傭船契約所生(out of this charter)之爭議,均應交付英國倫敦海事仲裁協會(London Maritime Arbitrators’Association, LMAA)予以仲裁判斷,此八件傭船契約並載有英國管轄權暨法律適用條款8。於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傭船人遂於英國提起仲裁程序。其要求仲裁庭決定船東解除定時傭船契約之主張是否有效。於二○○六年六月十二日,船東則依據英國一九九六年仲裁法(Arbitration Act 1996)第七十二條9規定向英國法院請求禁止(restrain)傭船人所提出之仲裁程序。其理由為該定時傭船契約並無合法有效之仲裁協議條款存在,且因賄賂等不正情事已經解除。於二○○六年七月十二日,傭船人復依據仲裁法第九條10之規定
註7:Ibid, para.3
本案當事人使用之定時傭船契約條款為Shelltime 4格式,其中第41條規定如下:
41.(a)This charter shall be construed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England.
(b)Any dispute arising under this charter shall be decided by the English courts to whose jurisdiction the parties hereby agree.
(c)Notwithstanding the foregoing, but without prejudice to any party's right to arrest or maintain the arrest of any maritime property, either party may, by giving written notice of election to the other party, elect to have any such dispute referred . . . . to arbitration in London, one arbitrator to be nominated by Owners and the other by Xxxxxxxxxx, and in case the arbitrators shall not agree to the decision of an umpire, whose decision shall be final and binding upon both parties. Arbitration shall take place in Lond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ndon Maritime Association of Arbitrat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Arbitration Act 1950, or any statutory modification or re-enactment thereof for the time being in force.
註 8:Supra note 6, para.3.
註9:A person alleged to be a party to arbitral proceedings but who takes no part in the proceedings may question (a) whether there is a valid arbitration agreement, (b) whether the tribunal is properly constituted, or (c) what matters have been submitted to arbi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bitration agreement, by proceedings in the court for a declaration or injunction or other appropriate relief.
註10:(1) A party to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against whom legal proceedings are brought(whether by way of claim or counterclaim)in respect of a matter which under the agreement is to be referred to arbitration may(upon notice to the other parties to the proceedings)apply to the court in which the proceedings have been brought to stay the proceedings so far as they concern that
申請法院停止(stay)船東所提起之解除訴訟,暨任何因該定時傭船契約所為之主張。傭船人並請求就該定時傭船契約下之仲裁協議條款為執行。其並依法指定仲裁人,傭船人並要求決定原告解除定時傭船契約之請求是否有效。船東則抗辯定時傭船契約之仲裁協議條款已因賄賂等不正情事而經解除。
二、法院判決
(一)第一審判決
兩造當事人於一審均未對已簽訂定時傭船契約為抗辯,然原告主張定時傭船契約所有條款,包含仲裁協議條款,均已於訂約前因賄賂等非法事由存在而解除,因此兩造間並無以仲裁就雙方爭議解決之協議存在。原告復主張,果若此仲裁協議條款仍然存在,然因賄賂之情形存在,其已無法對於仲裁協議條款為適當之解釋。基於前揭背景因素,其應由英國法院以訴訟程序就賄賂之情事、仲裁協議條款是否存在,暨效力存否之爭議加以決定。於本階段之訴訟程序,Xxxxxxx法官拒絕禁止原告解除定時傭船契約之請求,其並認定原告就被告對其職員為賄賂之主張,並簽發中止仲裁程序之禁制
令(injunction),認為應將相關爭議留由法院以為決定。
(二)上訴法院判決
上訴法院肯認傭船人之上訴,其認為定時傭船契約是否得為解除或仲裁協議條款可否因賄賂而解除之爭議應分別觀察。因仲裁協議條款係獨立於主契約而存在,而主契約有效與否,並不會影響仲裁協議條款有效與否。因此上訴法院遂判決停止原告之訴訟。
(三)最高法院之判決
英國最高法院認為對仲裁協議條款之解釋,需就雙方契約當事人之意圖加以推論。任何爭議若係由所訂定之契約所生者,其係希望將相關爭議交由同一程序解決,除當事人已有明確之意思表示,並以清楚之文字顯現將此除外之意思表示者,始得將之排除。以本案而言,若當事人未有其他明示之意思表示排除仲裁管轄權者,則相關爭議應交由仲裁庭判斷。本案之仲裁協議條款並未將契約有效與否之爭議排除,因此定時傭船契約是否因賄賂、詐欺、不實說明或其他原因致影響其效力,應交由仲裁庭判斷,其認為應停止船東之訴訟程序。仲裁協議條款獨立性原則係於英國仲裁法第七條11
matter. (2) An application may be made notwithstanding that the matter is to be referred to arbitration only after the exhaustion of other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dures. (3) An application may not be made by a person before taking the appropriate procedural step(if any)to acknowledge the legal proceedings against him or after he has taken any step in those proceedings to answer the substantive claim. (4) On an application under this section the court shall grant a stay unless satisfied that the arbitration agreement is null and void, inoperative, or incapable of being performed. (5) If the court refuses to stay the legal proceedings, any provision that an award is a condition precedent to the bringing of legal proceedings in respect of any matter is of no effect in relation to those proceedings.
註11: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parties, an arbitration agreement which forms or was intended to form part of another agreement(whether or not in writing)shall not be regarded as invalid, non- existent or ineffective because that other agreement is invalid, or did not come into existence or has become ineffective, and it shall for that purpose be treated as a distinct agreement.
所規定,即主契約之有效與否或是否得解除,並不會影響仲裁協例條款之有效與否或其得否解除。仲裁協議條款係視為獨立條款,其效力如何均應以自身加以判斷,而不受主契約之影響。
(四)本案爭點
本案之爭點在於定時傭船契約訂定時,如有賄賂等非法情形存在,則定時傭船契約得否解除,而此是否應以仲裁方式以為處理?果若如此,可否以有賄賂之情形存在而主張解除仲裁協議,亦即因有賄賂之情形存在,船東即不受此定時傭船契約暨仲裁協議條款之拘束。
叁、仲裁協議條款之分離性
國家將審判權分配於司法機關行使,而司法機關將相關案件依各種原則分配於不同法院行使,為管轄權之分配。我國民事訴訟法即就相關案件之管轄權加以規定。但若案件具涉外因素者,其管轄權如何確定,則非如國內案件簡易。通常而言,案件與法院應有牽連關係,即法院之管轄權取得與否應與案件有密切關係1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四九條規定,管轄權為訴訟要件之一,法院就案件無管轄權者,應依據同條第一項第二款以裁定駁回。關於管轄權制度之設計,應考量被告利益保護、證據蒐集難
易、當事人合意尊重、弱勢者保障及特殊公益保護等13要件。管轄權可區分為國際裁判管轄權(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與國內裁判管轄權(Local Jurisdiction)14。於民事訴訟程序,法院僅需認定其有無管轄權,如法院認定對案件具管轄權,於原告起訴後,法院即得為審判。
按仲裁程序之管轄權則非如前揭法院之管轄權由法律加以明定,其須由當事人以協議訂定。仲裁程序係代替原具管轄權之法院就爭議案件予以解決,因此仲裁協議存在為進行仲裁程序之先決條件,其牽涉仲裁庭取得管轄權與否之問題。仲裁協議因係契約當事人間之合意,其無法拘束第三人。就仲裁協議之形式,於國際公約或國內法均有規定。我國仲裁法第一條即規定:「有關現在或將來之爭議,當事人得訂立仲裁協議,約定由仲裁人一人或單數之數人成立仲裁庭仲裁之。前項爭議,以依法得和解者為限。仲裁協議,應以書面為之。當事人間之文書、證券、信函、電傳、電報或其他類似方式之通訊,足認有仲裁合意者,視為仲裁協議成立。」就我國法規定,仲裁協議必須針對現有或將來之爭議所為約定。我國仲裁法第二條復規定:「約定應付仲裁之協議,非關於一定之法律關係,及由該法律關係所生之爭議而為者,不生效力。」進而仲裁協議應以
註12:xxx,《國際私法新境界 – 國際私法專論》,2006年,台北,元照,頁63。註13:xxx,《民事訴訟法基礎論》,2012年,台北,元照,頁69。
註14:或稱一般管轄權(competence generale)與特別管轄權(competence special)。xxx、陳榮傳,
《國際私法論》,2010年,台北,三民書局,頁666-667;xxx,《國際私法總論各論》,2006年,台北,自版,頁175。亦有論者稱兩者無須分別:蓋民事審判權之有無(如對有治外法權人之外國人有無審判權),係將我國法院全部當作一整體加以判斷。就特定訴訟事件,我國法院能否加以審判,屬審判權之問題。至於在決定我國法院有審判權之後,我國各個法院互相之間,如何分配審判之權限,即屬管轄之問題。xxx、xxx,《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2012年筆記版(一)》,2012年,台北,自版,頁174。
書面為之,以前揭我國仲裁法規定觀察,如以文書、證券、信函、電傳、電報或其他類似方式之通訊,足認有仲裁合意者,均可認為有仲裁協議之書面存在。綜上,仲裁程序得有效進行之前提在於具備一有效之仲裁協議,且仲裁庭應適當之組成,可為仲裁之標的應依仲裁協議所約定之特定爭議。
復我國仲裁法第三條規定:「當事人間之契約訂有仲裁條款者,該條款之效力,應獨立認定;其契約縱不成立、無效或經撤銷、解除、終止,不影響仲裁條款之效力。」此即為仲裁協議之分離性或獨立性原則(separability of arbitration agreement)。歷年我國司法實務亦採相同見解,如最高法院一○一年度台抗字第八九一號民事裁定論及:「本件原法院廢棄台灣台北地方法院一○一年度訴字第九一五號駁回聲請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係以系爭線上遊戲軟體授權合約(下稱系爭合約)有仲裁條款之約定,兩造嗣後依該合約所簽訂之終止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依仲裁法第三條規定、系爭合約第四條約定,乃系爭合約有關事項所發生之爭議,屬仲裁協議之範圍,有仲裁法第四條第一項之適用為由,裁定准予停止訴訟程序。」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七九三號民事判決亦論及:「而債權讓與係以移轉特定債權為標的之契約,其受讓人固僅受讓債權,並非承受契約當事人之地位,惟對於債之同一性不生影響,因此附隨於原債權之抗辯權(即實體法上之抗辯,及訴訟法上之抗辯如合意管轄及仲裁契約之抗辯),亦不因債權之讓與而喪失。又所謂仲裁條款獨立原則,係
指仲裁契約不因其仲裁條款所存在之契約縱不成立、無效或經撤銷、解除、終止而失其效力而言(此觀諸仲裁法第三條規定自明),並非謂仲裁條款不得隨同債權讓與而移轉。」
然值得注意者為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保險上更(一)字第一號民事判決論及:『按最高法院六十七年第四次民事庭庭推總會議決議:「(第三項)仲裁條款:載貨證券係由運送人或船長單方簽名之證券,其有關仲裁條款之記載,尚不能認係仲裁契約,故亦無商務仲裁條例(現為仲裁法)第三條之適用。」亦即,縱載貨證券上有「仲裁條款」之記載,其記載亦不使載貨證券持有人應受該仲裁條款記載之拘束。』此種對載貨證券條款之解釋,雖係為我國歷年各級法院所肯認之見解,但其對於航運商業實務有重大誤解。載貨證券雖僅有運送人或船長單方之簽名,但於有載貨證券之歷史以來均為相同之模式15。按一般看法,係認為載貨證券為運送契約之證明,雙方當事人若無其他證明得以推翻載貨證券之記載,其上所載之內容均推定為運送契約之內容。按海商法第六十一條規定:「以件貨運送為目的之運送契約或載貨證券記載條款、條件或約定,以減輕或免除運送人或船舶所有人,對於因過失或本章規定應履行之義務而不履行,致有貨物毀損、滅失或遲到之責任者,其條款、條件或約定不生效力。」故除有此條所規定之情形,即足以減輕或免除運送人或船舶所有人,對於因過失或本章規定應履行之義務而不履行,致有貨物毀損、滅失或遲到之責任者,其條款、條件或約定始不生效力。故若於載貨證券上載
註15:相關討論可參見xxx,〈論海上貨運單(SeaWaybill)─兼論最高法院九十年台上字第一七九三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97期,2007年6月,頁211-266。
有仲裁協議條款者,應依海商法第六十一條之規定決定其效力,難以載貨證券僅係單方當事人之簽名為由,劇認為該仲裁協議條款之記載為無效。
英國最高法院認為仲裁協議條款亦應與整體契約分別單獨看待,即兩者間具有分離性,其並非就整體契約判斷其效力。於本案中船東之代理人因有賄賂之情形而與傭船人訂定定時傭船契約,但此並未代表就該定時傭船契約之仲裁協議條款亦係受賄賂之影響所訂定。於英國一九九六年之仲裁法第七條亦規定分離原則,其規定除當事人另有約定,仲裁協議條款成為或將成為其他契約(無論是否以書面為之)之一部,於該契約無效、不存在或失其效力,均不因而使仲裁協議條款無效、不存在或失其效力,其應視為單獨之協議。
英國最高法院就本案之判決變更過往見解,即放棄對於仲裁協議所使用文字之字義解釋,其採取單一性與目的性之解釋決定仲裁協議之效力。於本案上訴法院之Longmore法官認為契約訂定有賄賂情形存在時,應視為代理人未受本人授權而為之行為,因而無效。仲裁協議條款之效力是否因賄賂之情形而受影響,並非於此之爭議。於本案最高法院Xxxxxxx大法官亦贊同前揭看法16,並認為於本案件其主契約條款依據相關情形觀察,可認定係因船東之代理人接受賄賂而訂定,但不得因此而認定其係接受賄賂因而訂定仲裁協議條款。仲裁協議條款是否有效,應依據該仲裁協議條款之本身而決
定,而非視主契約有效與否之結果。因此,就仲裁協議條款是否有效,與主契約有效與否應加以區別17。
就停止法院訴訟程序此項議題,其要求法院決定仲裁協議條款之有效與否究應於法院進行訴訟程序亦或應由仲裁庭為判斷。Hope大法官表示,就契約整體觀察,所有之爭議應以一段式解決,即應將所有之爭議交由一種程序解決18。就有效性與否之爭議,將其交由仲裁人就此加以判斷較為妥適。上訴人主張,於定時傭船契約訂定時,當事人一方完全不知其係因賄賂所致。仲裁協議條款之目的係為就所有產生之爭議加以決定,無論其是否於契約訂定時有所預見。當事人選擇就其爭議由仲裁程序為判斷,主要係考量仲裁程序之效率、中立與專業性。
本案中Hope大法官並舉澳洲Comandate Marine Corporation v. Pan Australia Shipping Pty Ltd19案為例,其認為現今全球市場經營之交易情形,當事人於自由意志下所選定文字表示,在合理之商業情況下,其不會希望將可能所生之爭議分交由兩種不同之程序處理,此亦為國際商業社會所廣泛接受者20。
肆、仲裁協議條款之解釋
如同前揭,仲裁協議條款為當事人就特定爭議同意將其交由法院以外之仲裁庭處理之意思表示,此亦為仲裁庭取得管轄權之重要前提要
註16:supra note 6, para.18, 19.註17:Ibid, para.19.
註18:Ibid, para.26.
註19:Comandate Marine Corporation v. Pan Australia Shipping Pty Ltd. 1 Lloyd’s Rep 119, para. 165.註20:supra note 6, para. 31.
件。為確定相關爭議是否得為仲裁庭管轄之範圍,應使仲裁條款約定範圍盡量廣泛以免產生爭議,並避免案件之複雜化。現今各仲裁機構均設有標準仲裁協議條款使用之文句,藉以推薦於當事人所採用,例如於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即有相關之建議內容21。
一般仲裁協議條款雖已約定,但於實務適用時仍不免產生若干之爭議。若就此產生爭議時,法院或仲裁庭均須對此協議加以解釋。因此應如何對仲裁協議解釋即為重要性之議題。對於仲裁協議之解釋,則須視其所適用之法律規定而為。國際間傾向對仲裁協議採取較為廣泛之解釋,就仲裁條款之範圍為廣泛解釋,得使相關爭議均可為仲裁協議條款所含括。故一般認為對於未來契約爭議約定適用仲裁協議之約定,其包含就當事人間非因契約所生之爭議,即包含就契約履行之相關事項。例如就公司與股東間之爭議約定適用仲裁協議,於因股東間之權利與義務等相關事項亦應適用之。採取此種方式可使當事人間之所有爭議均可於同一機構內解決,並避免於不同機構解決相關糾紛,致生兩者判斷產生歧異之風險。
於英國就仲裁協議之解釋過往有廣、狹兩種方式,以契約而言,狹義者指因契約所生之權利義務糾紛始屬仲裁協議所含括。廣義者,則認為凡與契約有關之一切紛爭,均屬仲裁協議所規範之範圍。然此種見解頗遭批評,因其係流於形式化之見解,而此亦難以反映當事人真正意圖為何,且可能使相關爭議拆裂成數部分
分別進行程序,使相同事實之爭議因適用程序不同而產生不同結果。於本文討論之F i o n a Trust案,英國法院即放棄過往案例創造之判斷原則,並採取新型態之見解。
本案船東與傭船人共訂定八件定時傭船契約,於定時傭船契約內含有仲裁協議條款,指稱本定時傭船契約所生之任何爭議,依據任何一方決定,應將其提付仲裁判斷。請求權人主張被告於訂定定時傭船契約時對其代理人進行賄賂,以致訂定相關契約,並取得不法利益。法院認為於一般之商人,其於訂定契約前均應推定有其合理之商業目的22,因此法院認為於解釋仲裁協議時應基於前揭之推定,即具理性之商人均希望將其所生之爭議歸由同一紛爭解決機構處理,而該機構應係中立、專業、具秘密性且快速處理爭議者。因此就本條款之解釋均應依此為之,除當事人間有特別明示之意思表示將前揭推定加以排除23。英國最高法院放棄過往先例就契約使用之文字(句)加以區分之判斷標準,其並認此於英國商法已無任何存在之空間。於美國法,以契約文字是否精確所為之區別則仍然存續。於Cape Flattery Ltd v. TitanMaritime LLC24案,船東為救助擱淺之船舶,而與救助公司簽訂救助契約對該船進行救助。於該契約內含有一仲裁協議,規定任何契約所生之爭議(any dispute arising under this agreement)應於倫敦進行仲裁。其後該船被成功救助,然而於救助脫淺之過程,船隻遭受嚴重損害。船東於美國一九九○年油污染法(Oil
註2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0.xxx(last visited day Oct. 9 2013)註22:supra note 6, para. 5.
註 23:Ibid, para. 13.
註 24:Cape Flattery Ltd v.TitanMaritime, LLC(U.S.Court of Appeals, 9thCircuit 2011).
pollution Act 1990)之規定應對美國政府負擔賠償責任,因此向被告就其所負之責任求償。於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判決本案契約之仲裁協議條款不適用於因侵權行為所生之爭議,因該仲裁協議係約定因契約所生之爭議。法院指出美國之案例法對此早已有相關案例存在,即當事人於訂定契約所使用之文句,並無任何可能就此為其他不同之解釋。
於本案Xxxxxxxx大法官於本案對各種不同型態之仲裁協議條款加以檢視,如:“any dispute arising under this charter”、“any dispute arising from this charter”、“any dispute arising out of this charter”、“any dispute in relation to this charter”等。船東主張“arising under”之用詞較“arising out of”狹隘,故於定時傭船契約訂定前有賄賂之情形因而解除契約時,契約採用 “arising under”之字句將非屬因定時傭船契約下所生之爭議。於過往Heyman v. Darwins Ltd25案,Xxxxxx大法官所採取之見解則與前揭船東主張相同。然於Union of India v. E B Xxxx'x Rederi A/S26案,Xxxxxx大法官則認為對於此兩種字句之表示並無任何區別。又於Overseas Union Insurance Ltd v. AA Mutual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Co Ltd27案,Xxxxx法官表示必須為因契約所生之權利義務方屬於“arising under”之範圍。若為“any dispute in relation to this charter”,則
包含與契約相似類型或更為寬廣之爭議在內。於Chimimport plc v G d’Alesio SAS 28案,Rix法官認為“arising under”較“arising out of”之意義狹隘,故就侵權行為所生爭議是否屬於契約之爭議有所疑問。
按Xxxxxxxx大法官於本文討論之案例中,認為不應就仲裁協議條款所使用之文字僅按字面意義區分,其認為過往案例為如此區分將使英國商業法律喪失確定性。因此,為符合契約解釋之精神,應將所有因人為所生之界線去除,故無須就契約中所載“arising under”、“arising from”、 “arising out of”或“in relation to”等字句加以區分,甚至應無須考慮此等原因。Hope大法官則論及,當事人所使用之定時傭船契約條款為 Shelltime 4之標準定時傭船條款,此種條款於一九八四年即已開始為商業上所廣泛使用,因此當人雙方於簽約時都已了解其中之內容,此種標準契約條款可以使當事人間之交易迅速進行。此種定時傭船契約條款均含有仲裁協議條款,而為促進法律之確定性,此等國際性商業契約之仲裁協議條款應從寬就其為解釋29。
又英國案例,如於Shogun Finance Ltd v. Hudson30案,Xxxxxxxx大法官認為,當事人之協議以契約顯現,因此應以契約所載內容確定當事人之意圖。又於Bank of Australasia v. Palmer31案,Xxxxxx大法官亦認為如當事人將協
註 25:Xxxxxx v. Darwins Ltd [1942 ] AC 356, 399.
註 26:Union of India v. E B Xxxx'x Rederi A/S [1975] AC 797, 817.
註27:Overseas Union Insurance Ltd v. AA Mutual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Co Ltd [1988] 2 Lloyd's Rep 63, 67.
註28:Chimimport plc v. G d’Alesio SAS [1994] 2 Lloyd’s Rep 366.註29:supra note 6, para. 25,26.
註 30:Shogun Finance Ltd v. Hudson [2004] UKHL 62. 註 31:Bank of Australasia v. Xxxxxx [1897] AC 540, 545.
議以書面顯現,則該書面即為當事人意圖之最終表示,其不得再以有惡意或有欺詐等就契約內容為爭論。按前揭案例觀察,此即為英國法於國際中被廣泛接受之原因,因其具相當之確定性。又於Jumbo Xxxx Ltd v. Faithful Properties Ltd32案,Xxxxxxx大法官認為如果於文字之普通意義已符合相關文件之意思暨其背景事實,則法院應採認相關文字之表現。於Tophams Ltd
v. Xxxx Xxxxxx00案,Upjohn大法官認為當事人於文件所載,係以英語所表現之通常文字,其應以當事人平常暨自然之意義就其加以解釋,除當事人就此有特別之約定。又於G r e y v. Pearson34案,Xxxxxxxxxxx大法官亦論及對書面文件之解釋,應遵循其字面與通常之意義,若非如此,於文件中將產生荒謬、矛盾與不一致之情形。
x、結論
綜上所述,就仲裁協議條款之解釋,於決定
其範圍時,法院應先推定當事人就其爭議應於同一程序加以決定。即法院應盡最大努力就當事人爭議解決之真意加以確認,並賦與仲裁庭完全之管轄權,其不得僅就字義就仲裁協議條款為解釋。法院應考慮當事人之商業目的、商業背景與所使用之契約型態。於本案, Xxxxxxx大法官認為如主契約與仲裁協議條款係於同一契約顯現,果一方主張並未同意契約之任何內容,且其簽名係被偽造,則此將有可能影響仲裁協議條款之效力。然此之著重點並非主契約有效與否,而係爭執仲裁協議條款之簽名是否偽造之問題,因仲裁協議條款與主契約係分離對待。若當事人主張某人於簽名時係表示其係代理人,但實際上並未獲本人之授權,則此種抗辯對主契約暨仲裁協議條款均可為主張。然此意見僅係於該判決之附帶說明顯示,故其並無拘束力。因賄賂之原因訂定主契約,是否將影響其中之仲裁協議條款之效力,於本案英國法院並未給予確定之答案,此仍有待未來法院就此更進一步為判斷。
註 32:Jumbo Xxxx Ltd v. Faithful Properties Ltd(1999)H.K.C.F.A.R. 279. 註 33:Tophams Ltd v. Xxxx Xxxxxx [1967] A.C. 50, 73.
註 34:Grey v. Xxxxxxx(1857)6 H.L. Case. 61,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