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act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藜麦的产量指标、产量结构、产地要求、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与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伊犁河谷藜麦种植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 粮食作物类种子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藜麦
藜麦,学名为(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产于南美洲,营养价值高,属双子叶一年生苋科藜属草本C3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生理特性,适合在一定海拔、盐碱地、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区种植,用途广泛,是优良的粮食、饲料、生态绿化植物。
4产量指标及产量结构
4.1产量指标
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1500.0~3000.0kg/hm2;较高肥力条件下,产量3000.0~6750.0 kg/hm2。
4.2产量结构
一般肥力地块,有效株数7000~10000株/667m2,平均穗数20~25个,穗粒数3500粒左右,千粒重约3.0g。较高肥力地块,有效株数5000~7000株/667m2,平均穗数33个,穗粒数4500粒左右,千粒重约3.5g。
5 产地要求
5.1气候条件
无霜期≥120d,平均温度15~20℃左右。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00h以上,气候冷凉,有一定海拔,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水、大气、土壤无污染,适宜优质藜麦的生产。
5.2 灌溉水条件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3 空气质量条件
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5.4土壤条件
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平地、山地、沟坝地等平整土地,5~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150~200g/kg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0.5%以上,碱解氮含量50ppm,速效磷含量10ppm以上,盐碱地块PH值控制在8.5以下。
5.5茬口安排
采取轮作栽培,不重茬,可与小麦、胡麻、蚕豆等作物轮作。
6 生产技术
6.1土壤准备
6.1.1灌底墒水
未冬灌或土壤墒情较差的的地块应进行春灌,做到灌足、灌透。
6.1.2深翻
茬地适墒深翻,耕深25cm~45cm。秋翻地用旋耕机整地即可,深度25cm为宜。
6.1.3 整地
整地质量要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6.1.4投肥标准
选择中上等土壤肥力,进行秋翻、深松和全层施肥,播前施足底肥,施有机肥1500 kg/667m2~3000kg/667m2,全生育期667 m2施尿素5~10 kg,磷酸二铵10~20kg,硫酸钾3~5kg。有条件的应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6.2 种子处理
6.2.1种子选择
应符合GB4404.2的规定。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抗旱、抗倒伏、籽粒产量高,早、晚熟,抗病性好的品种:蒙藜1号、中藜1号(饲用型)等品种。
6.2.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达到二级种子标准,并进行种子包衣。
6.3播种
6.3.1播期
4 适宜播期为月上旬至5月中旬,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有条件的播种后可及时铺设滴灌设施滴水出苗。
6.3.2 播种方式
可采用撒播、条播、育苗移栽或穴播。撒播、条播播种量200g/667m2~400g/667m2,穴播(可采用地膜覆盖)4~6粒/穴;采用30cm、40cm或50cm等行距播种,株距15~30cm,播种深度为2cm~3cm,播后适当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6.3.3带种肥
以磷肥为主,施磷酸二铵5kg/667m2,带一定数量的过筛腐熟羊肥。
6.4田间管理
6.4.1查苗、补种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缺,若缺苗要及时补种,补种以催芽播种为宜,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或雨后补播)。出苗后5~6叶时间苗,除去病、弱苗;幼苗8~10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2株,保留壮苗。
6.4.2中耕、除草
播种前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苗期要及早中耕,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保水增气,蹲苗促根,中耕2~3次为宜,中耕深度以松土而不损伤根系为原则。苗期5~6叶时第1次除草松土,初花期时第2次除草松土,第3次中耕除草根据藜麦生长和杂草情况灵活实行。
6.4.3叶面施肥
为了确保藜麦高产,在初花期喷施50g/667m2硼肥+100g/667m2磷酸二氢钾,防止藜麦“花而不实”,兑水量15-30kg667m2,叶面施肥宜淡不宜浓。
6.4.4灌水
全生育期浇水次数及每次浇水量要依据土壤墒情和雨水多少而确定,但现蕾水不能少,现蕾期是藜麦水分临界期,尤其开花期对水分要求迫切,视藜麦长势和田间持水量,一般灌水2~3次,总灌水量180~200m3/667m2。藜麦中后期灌水要尽量避开大风天气,以减少因灌水引起倒伏。
7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4285的规定。
7.2 农业防治
进行严格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虫壮苗,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拔出病株,摘除病叶,及时清洁田园。
7.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黄板诱蚜,性诱剂和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菜粉蝶等成虫。
7.4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如七星瓢虫、草蛉等,控制蚜虫等为害。
7.5化学防治
7.5.1 病害防治
霜霉病是藜麦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产量与品质,在藜xxx期~初花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较重时用5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同时喷施叶面肥;叶斑病可用代森锰锌100g/667m2叶面喷雾防治;根腐病可以使用铜制剂或甲霜恶霉灵进行灌根防治(按药剂说明书进行);喷雾时间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喷施农药12 h内如遇下雨应该进行重喷。
7.5.2 虫害防治
藜麦苗期主要地下虫害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在播种时,可用辛硫磷颗粒剂5kg/667m2与农家肥搅拌均匀施入地里进行防治,或可用1.5kg/667m2米乐尔或呋喃丹颗粒剂随种施入土中,使药剂通过根系吸收进入油菜体内,可有效防治黄曲条跳甲、兰条跳甲及地下害虫对幼苗的危害,也可防治幼苗期蚜虫,确保苗全、苗齐、xx。蚜虫发生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食心虫发生时,可用(奥得腾)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000倍液喷施防治。
8 收获
藜麦贮藏应符合GB/T 7415的规定。当植株叶片变xxx,叶片大多脱落,茎秆开始变干,种子进入蜡熟期时即可收获。可人工收割或采用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为保证藜麦品质,收获前必须将病穗、杂株去掉,收割后及时拉运摊晒,防霉烂、防变质。
本编准编著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