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Van de Ven的合作关系理论模型[4]和资
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应急组织合作关系研究
——基于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公平感视角
□xxx xxx 付 华 xxx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 430073]
[摘 要] 采用层级回归研究方法,研究了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组织间合作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合作关系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公平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合作经历对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和关系契约公平感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但合作经历不调节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正式契约公平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资源依赖不对称性; 正式契约公平感; 关系契约公平感; 合作经历
[中图分类号] F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14)00-0000-00
面对各种危机,尤其是大型危机事件,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媒体等力量共同参与,才能有效应对[1]。但在多主体应急处置中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组织间沟通、协调困难、职责不清、规范冲突、权力冲突等问题,显示出我国多主体应急协同合作亟待改善。
Der Heide在应急协同研究中指出,组织间资源依赖的不对称性是影响应急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会危害应急合作关系,甚至导致跨组织应急合作失败[2]。通过文献整理,我们发现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合作关系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大都以案例分析为主,研究结论较为零散和碎片化[3];虽然描述应急组织合作关系依赖不对称现象的文献较多,鲜见合作关系影响机制系统性研究。尽管依赖不对称的应急组织合作是一种常态,但一直以来,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并未受到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视,使得一些问题仍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已有的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的研究大都基于商业联盟组织的研究得来,这些研究成果能否适用于应急组织需要探讨;(2)在应急领域资源依赖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国外研究也极为缺乏,对于资源依赖
与合作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
(3)资源依赖的作用过程与所处情景相联系,如何将应急情景因素考虑到研究模型中需要考虑。基于此,我们认为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本文在Van de Ven的合作关系理论模型[4]和资
源依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框架,主要研究以下问题:首先,探讨中国应急合作组织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合作关系的影响;其次,以公平理论和 Xxxxx关于合作组织间的公平[5]可以分为总体上的公平和基于特定结果的公平(如契约公平)的观点为基础,探讨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公平感在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合作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最后,我们将从应急情景角度分析应急合作经历在以上关系中的权变影响。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性
合作经历
正式契约公平感
应急合作关系
关系契约公平感
图1 研究框架
[收稿日期] 2013 − 11 − 01
[基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2YJC630231).
[作者xx] xxx(1972− )女,博士,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xxx(1972− )男,博士,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付华
(1974− )女,博士,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教师;xxx(1978− )女,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14,Vol.16,No.3
一、研究理论与假设
(一)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应急合作关系
组织对资源的需求造成了对外部组织依赖,这种依赖往往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更依赖另一方,关系为不对称性依赖[6]。依据Xxxxxxx的观点,将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定义为应急组织双方对对方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值。合作关系反映组织间合作绩效, Osland[7]提出可用满意度来衡量合作关系绩效,因此,我们用组织(组织的领导人)心理得到满足作为应急合作关系的测量维度。据此,本文将应急合作关系定义为合作组织对合作关系的非经济、社会心理的情感反应,是对合作方的应急互动过程是否令人愉悦的、满意的、不费力的感知和判断。
我们认为资源依赖会负向影响合作关系,是因为:当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时,权力变得不平等[8],应急处置中强势方往往会利用权力实施机会主义行为[9],同时,强势方有时也会使用权利影响弱势方的行为规范(处置流程、决策机制),让弱势方感觉自己失去了自治能力,从而降低了合作意愿[7]。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应急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应急合作关系有负向影响
(二)契约公平感的中介作用
合作组织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和利益,倾向于构建相应的关系治理机制[10]。关系治理的结构分为法律维度和关系维度,即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在跨部门应急预案和联动机制协议制定中,合作组织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管理和控制机制,是一种正式契约。但因应急预案与联动机制往往难以细化到具体处置行动,关系契约(口头协议和不成文的行动规则)这时就承担了补缺的作用。公平的维度迄今没有一致的结论,有学者提出可以用程序公平单维度来测量公平感[11]。我们借鉴程序公平和特定事件相联系[12]的观点,及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和程序公平的定义,结合应急情景将正式契约公平感定义为,应急组织各方对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的过程与程序的公平程度判断。关系契约公平感定义为,应急组织各方在具体应急处置中为协调组织间各种关系而达成不成文协议和规则的过程与程序的公平程度判断。
应急组织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涉及一系列权责划分的制度设计,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考虑,强势方倾向于利用权力影响谈判结果,甚至借助于行政干预手段将本组织要求上升为应急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而弱势方对决策可投入程度极为有限[13],
这让弱势方觉得正式契约不公平。资源依赖不对称也会影响弱势方关系契约的公平感,因为关系契约是对正式契约的扩展、丰富和修正,如果弱势方对正式契约有不公平感,很可能判断关系契约也不公平。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正式契约公平感有负向影响
假设3: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关系契约公平感有负向影响
Folger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公平理论,指出正式的治理机制和公平感共同影响合作关系[12]。Ring和 Xxx xx Xxxx 认为公平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组织间合作关系的标准,当弱势方判断契约是公平的,就会增加未来应急合作承诺和执行的投入。否则,会导致弱势方产生不信任和懈怠[14]。同时,当感觉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不公平时,弱势方会觉得没有受到尊重和重视,而产生挫败感,进而对合作关系产生不满[15]。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正式契约公平感在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应急合作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会降低正式契约公平感,继而降低应急合作关系。
假设5:关系契约公平感在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应急合作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会降低关系契约公平感,继而降低应急合作关系。
(三)合作经历的调节作用
应急合作经历包括共同培训、演练、应急准备和紧急救援等共同合作历史。我们将合作经历定义为应急组织间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已发生的良好、有效的互动频率,并采用频率来测量合作经历。
合作经历让合作双方有效交流及良性互动,使弱势方能清楚了解强势方的资源优势和应急责任,增加了对强势方缔结正式契约过程中行为的理解[16]。同时,横向组织关系是一种受竞争和协商动力同时支配的分割体系[17],共同进退的合作经历让强势方愿意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署的一系列区域应急合作协议[18],从而提升了弱势方正式契约公平感。
假设6:组织间合作经历在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正式契约公平感之间起调解作用,即组织间合作经历越多,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正式契约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小;组织间合作经历越少,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正式契约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大。
合作经历中的协同让强势方意识到发挥群体智慧的重要性,可以避免出现调度指挥方面的决策失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决策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强势方会鼓励弱势方参与决策讨论,提升了弱
势方关系契约公平感[19]。同时,有过合作经历的组织容易相互信任[20]。哪怕关系契约是不公平的,弱势方也会相信强势方与自己达成这样的协议是有理由的,而不会产生不公平感。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7:组织间合作经历在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关系契约公平感之间起调解作用,即组织间合作经历越多,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关系契约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小;组织间合作经历越少,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对关系契约公平感的负向影响就越大。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测量
本研究应急合作关系的量表参考了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21]和xxx[22]的研究;应急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性的测量借鉴了Xxxxxxx 和 Xxxxx成熟的量表[23];正式契约公平感和关系契约公平感的测量依据Xxxxxxx、Xxxxxx[24]及Leventhal[25]的理论;合作经历的测量借鉴了Xxxxxxx和Caputo[26]的量表。本研究对测量工具进行了初测,对象为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总队和支队曾经参与应急救援的基层指挥者,采用配对深度访谈和填写问卷的方式,向150个基层指挥者或副指挥者发放了问卷,获得了 54组成对数据(108份问卷),有效问卷101份,回收率为94%。通过检验剔除了具有双重载荷和载荷低于0.5的两个测项,最终形成了18个题项的量表。
正式测量选取湖北和福建两省的高速公路路政中队、高速巡警中队、社会化养护组织、应急施救组织348名基层指挥者为调查对象,男性337人,占 96.84%;女性11人,占3.16%;专科及以下学历占
54.31%,本科38.22%,研究生占7.47%;28岁以下占17.53%,28-45岁占67.82%,45岁以上占14.66%;
23.85%来自矿山救援,53.16%来自公路交通,消防
18.39,政府其他部门4.6%;担任正职占69.83,副职
30.17%。研究采用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第一阶段,向96个基层组织发放了问卷,获得了36 组成对数据(72份问卷);第二阶段,我们请 96个基层组织帮助联系相关合作组织,通过滚雪球式方式,获得了146组成对数据(292份问卷)。两次调查共取得182份配对数据,去掉配对信息质量明显存在矛盾的相互关系,最终获取了174份有效数据。除了依赖不对称性是通过衡量强势方和弱势方依赖差值的绝对值来衡量,其他假设均基于依赖不对称性关系中的弱势组织做出。
(二)量表检验
我们采用Xxxxxx的单因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同源偏差并不严重。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174份有效样本信度检验的结果显示, 各测量量表 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说明各变量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设计分析,同时结合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可接受性进行判断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最大方差法,抽取了5个公共因子,各包括3个测项,收敛的5个因子累积解释方差为82.539%,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测试量表。此外,对5个变量组成的研究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5类潜变量的标准化系数均大于0.6,T值均大于3.28,各项拟合指标都超过了参考值,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最后,用变量间相关性程度与此变量的AVE值(平均炼方差)的平方根进行比较,发现变量间相关系数明显低于AVE值的平方根,说明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检验结果
变量 | 1 2 | 3 | 4 | 5 |
1.资源依赖不对称 | ||||
2.关系契约公平感 | -.187* | |||
3.正式契约公平感 | -.502** .213** | |||
4.合作关系 | .296** -.043 | -.064 | ||
5.合作经历 | -.241** .319** | .291** | -.091 | |
平均值(M) | 3.883 4.101 | 4.270 | 4.208 | 4.717 |
标准差(SD) | .852 1.302 | 1.392 | .883 | 1.508 |
AVE平方根 | .693 .855 | .854 | .695 | .882 |
注:N=174 ;显著性水平:**表示p<0.01, *表示p<0.05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
用层级回归的方法对假设加以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合作关系(M1,r =
-0.206,p <0.01)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假设1 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在分别加入中介变量正式契约公平感和关系契约公平感后,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合作关系的影响系数都变为不显著,且正式契约公平感对合作关系(M2,r =0.177,p <0.01)及关系契约对合作关系(M3,r =0.152,p <0.01)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假设4和假设5。同时,资源依赖不对称对正式契约公平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M4,β
= -0.198,p <0.01),支持假设2。资源依赖不对称对关系契约公平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M7 ,β=
-0.486,p <0.01),支持假设3。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正式契约公平感和关系契约公平感在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合作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对于合作经历的调节效应,从表2的M6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合作经历之间的交互对正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14,Vol.16,No.3
式契约公平感不产生影响(M6,β= 0.090),这表明合作经历不会影响资源依赖不对称与正式契约公平感之间的关系,不支持假设6。从表2的M9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合作经历之间的交互对关系契约公平感产生正向影响(M9,β= 0.112,p< 0.05),这表明合作经历影响资源依赖不对称与关系契约公平感之间的关系,支持假设7。
表2 层次回归结果
合作关系 正式契约公平感 关系契约公平感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自变量
资源依赖不对称 -.206** -.149 -.093 -.198** -.204** -.158* -.486** -.495** -.439**
中介变量
正式契约公平感 .177**
关系契约公平感 .152**
调节变量合作经
历 .058 .077 .095 .118
资源依赖不对称×合作经
历 .090 .112*
R2 .039 .114 .078 .039 .043 .053 .236 .260 .249 F 7.072** 11.038** 7.230** 7.021** 3.801* 3.200* 53.077** 27.702** 20.073**
注:N=174 ;**表示p<0.01, *表示p<0.05
三、讨论
对应急组织间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合作关系的影响机制进行的实证研究,假设基本得到了验证,但假设6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应急组织间正式契约涉及利益分配,关系契约是在正式契约签订后对契约执行细节的协商,触碰利益程度不同,使得合作经历对于正式契约与关系契约公平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次构建了资源依赖不对称性、正式契约公平感、关系契约公平感和合作关系的关系模型,深化了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合作关系影响机制在应急领域的理论研究。同时,提出并验证了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和正式契约公平感和关系契约公平感是形成应急合作关系的重要前因变量,丰富了应急组织间合作理论的研究。其次,商业领域几乎一致的研究结论是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会损害组织合作关系,我们通过对应急基层组织指挥者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应急组织合作之间同样存在这种关系。也验证了Der Heide[2]对于应急组织间的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会影响到合作关系的推测,丰富了资源依赖理论的运用领域。最后,国内外组织间公平感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合资企业、联盟、渠道关系领域,对于应急组织间公平问题则缺乏探索。本研究发现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合作关系的影响是通过正式契约公平感和关系契约公平感实现的,证实了 Ring和Van de Vent[14]的公平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组织
间合作关系标准的观点,且扩展了组织间公平理论的研究领域。
在优化应急合作关系方面得出以下启示:(1)在制定应急组织间正式契约框架和规范时,可以通过弱势组织上级部门约束契约的内容框架来转移强势组织的压力,防止弱势组织在契约签署中承担了不必要的责任;(2)在应急合作情景下,强势组织要向弱势组织努力解释法律赋予本组织的责任与规范,特别要向其展示本组织的能力与优势,通过有效的沟通努力减少弱势方对正式契约不公平感;
(3)强势方与弱势方在关系协调时要注意以往的合作惯例、其他组织在应急合作中的做法,还要注意缔结契约时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降低资源依赖弱势方的不公平感;(4)强势方可以通过增加应急合作经历来强化交往,如增加联合应急演练次数、积极参加应急相关会议、共同进行应急培训等,这可以使合作双方更加熟悉并增强组织间的信任,让资源依赖弱势方感受到强势方的诚意和付出,使弱势方的公平感提升,进而愿意强化合作关系。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的数据源于公路巡警、路政、消防相关应急组织,而不同类型的应急组织可能有些差异,从而使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我们运用合作经历作为调节变量,未来还可以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紧急性、任务的新颖性等应急情景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来观察对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合作关系之间的权变影响。
参考文献
[1] XXXXX W L, STREIB G. Collaboration and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6, 66: 131-140.
[2] DER HEIDE E A, XXXXX X X. Disaster response: principles of preparation and coordination[M]. [S.l.]: Mosby, 1989.
[3] CRICHTON M A T, XXXXXX C G, XXXXXXX X.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Emergency Planning: Learnings from Cross-Sectoral Lessons[J].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2009, 17(1): 24-31.
[4] VAN DE VEN A H. On the natur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elations among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6, 1(4): 24-36.
[5] XXXXX N, XXXXXX L K, XXXXXXXXX J B E M.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interdependence on dealer attitud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5, 32(3): 348-356.
[6] XXXXXXX X X.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2, 27(1): 31-41.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14,Vol.16,No.3
[7] OSLAND G E. Performance Issues in US-China Joint Venture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2): 106-130.
[8] SALANCIK G R, XXXXXXX X. The bases and use of power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The case of a universit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4, 19(4): 453-473.
[9] XXXXXX R M, XXXX S D.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 58(3): 20-38.
[10] xxx. 机会主义治理:基于组织间关系的分折[J].
商业研究,2009(8):30-33.
[11] XXXXXXXXX J B, XXXXXXXX C D. Incorporating organizational justice ,role states , pay satisfaction and supervisor satisfaction in a model of turnover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 2004 , 57 : 225-231.
[12] XXXXXX R, XXXXXXXX M A. Effects of procedural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on reactions to pay raise decis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32: 115-130.
[13] XXXX K S, XXXXXXXXX X. Power in exchange networks: A power-dependence formulation[J]. Social Networks, 1992, 14(3): 245-265.
[14] RING P S, VAN DE VEN A H.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4, 19(1): 90-118.
[15] XXXX E A, XXXXX X X.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cedural justice[M]. [S.l.]: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8.
[16] xxx. 政府应急信息沟通的主要障碍及其应对
原则[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2(1): 28-32.
[17] XXXXXX X. BONELD. Comment s on Assessing and
Managing Environmental Risk: Connecting 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 with Emergency Management[M]. [S.l.]: Public Administ ration Review, 2009.
[18] xxx. 区域社会资本与区域应急协作[J]. 理论探
索, 2010(4): 101-104.
[19] xx. 群体协同: 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的新机制[J]. 价值工程, 2012, 31(2): 277-278.
[20] JONG G D, XXXXXXXXX R K.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innovation: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trust in high-tech alliances[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8, 15(1): 45-67.
[21] XXX Xxxxxxx, XXXXXXX X. Sustaining Satisfactory Joint Venture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8, 29(1): 179-196.
[22] xxx.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 治理、绩效与
影响因素[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23] XXXXXXX D, XXXXX X. Exploring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key-supplier collabor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Swiss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5, 35(6): 445-461.
[24] XXXXXXX J W, XXXXXX X. Procedural justice: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M]. Hillsdale: L. Erlbaum Associates, 1975.
[25] LEVENTHAL X X. What should be done with equity theory?[M]. US: Springer, 1980.
[26] ZIRPOLI F, XXXXXX M. The nature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 co-design activities: the Italian auto industry ca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2, 22(12): 1389-1410.
Research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source dependence asymmetry and emergency organization partnerships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sense of formal contracts fairness, and sense of relational contract fairness
XX Jian-hua XX Guao-bing FU Hua XX Hai-ya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source-dependent asymmetry on emergency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by us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ymmetry of the resource dependency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emergency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which the sense of fairness of formal contract and relational contract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and experience of cooperation plays a regulation role between asymmetry of the resource dependency and sense of fairness in relational contract,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resource dependency asymmetry on fairness of relational contract. However, the experience of cooperation does not regulate the impact of resource dependency asymmetry on fairness of formal contract.
Key words asymmetry of the resource dependency; sense of fairness of formal contract; sense of fairness of relational contract; experience of cooperation
编辑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