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方式. 在甘肃省内 86 个监测前端部署黑广播监管设备,监测设备自动扫描检测 87~108MHz 全频段内的广播信号,支持全频道扫描检索非法频点以及频谱扫描。单板卡支持 1 路频道扫描、1 路频谱扫描、1 路广播接收与编码压缩、支持 4G 网络通信并有千兆自适应网口。监测前端部署嵌入式采集设备,可集成各种类型的监测板卡,以提高集成度和监测效率。监测前端针对黑广播监管的数据分析、录音、存储、实时上传等功能,均由监测前端部署的监测服务器统一实现。每个监测前端部署 1 块采集板卡,对 1 路广播节目进行 24 小时×30天的存储,单路广播码率为 128kbps。 同时,省中心平台配置虚机用于黑广播的实时音频内容分析,配置存储设备用于黑广播监管数据和音频的存储。本项目配置 100 个频率黑广播内容的实时分析,单台虚机支持
实现方式. 线-半开弧低温等离子净化模块, 采用合金电极与带纳米二氧化钛合金涂层的电介质,通过高电压在二者中间生成等离子场腔,发生等离子体。
实现方式. 在 86 个区县部署多种模式应急广播监测终端,采集实时发送的应急广播信号。对市县应急广播节目进行安全、质量的监测,并存储重要节目内容、实时上传报警数据。 应急广播监测终端具备空收天线、IP 应急广播信号监测模块、调频/中波应急广播信 号监测模块、地面数字应急广播信号监测模块、转码模块、回传模块等。
实现方式. 在省中心平台部署应用软件,对已采集到的 DTMB、CDR、中波、调频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分析,本系统按照省级和地市级共计 250 套广播电视自办节目进行广告内容监管设计。
实现方式. 通过在 86 个监测前端分别部署嵌入式 DTMB/CDR 监测网关。各个台站的监测网关对中央 12 套数字电视、3 套广播节目和省市 4 套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采集、转码、监测。
实现方式. 广电资源管理及指挥调度系统融合现有安全播出指挥系统的各子系统: ⚫ 省预警发布信息系统 ⚫ 指挥调度系统 ⚫ 总局应急广播省级分播控平台 ⚫ 总局监管中心高清会议省级分终端 ⚫ 省局视频调度系统 ⚫ 省局通讯系统 本项目完成市州级的预警信息接收、视频调度系统建设,升级改造省中心平台视频调度系统,配置 18 台预警信息接收和视频调度终端,其中省广电局部署 3 台、14 个市州及 矿区广电局各 1 台。主要软硬件设备 软硬件设备配置及需求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单 位 数量 性能要求
1 预警信息接收和视频调度终端 台 18 1 系统软件升级 套 1 序号 设备名称 单 位 数量 性能要求
2 指挥调度背景墙 套 1
3 指挥调度工作台 套 1
实现方式. 在甘肃省 93 个县级发射台站部署发射机采集控制网关,采集 93 个县级发射台所辖补 点站的发射机监测数据和台站动环信息,将县级发射台站的监测数据上传至相应的 86 个监测前端,再由监测前端将各类型监测数据统一回传至省中心平台。监测数据按照本地存储 30 天进行计算。 省中心平台部署虚机和发射机集中监管系统软件,对发射台站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处理、管理和展示。
实现方式. 在省中心平台部署应用软件,对已采集到的 DTMB、CDR、中波、调频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分析,本系统按照省级和地市级共计 250 套广播电视自办节目、每个频道每天平均 按照 2 小时自办栏目进行节目内容评议设计。
实现方式. 监测前端使用嵌入式、模块化设备,实现对中波、调频广播节目的监测报警、指标测量、频谱扫描等监测功能。 前端监测设备将监测报警信息、数据采集信息、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反馈到省中心平台,用于实时掌握监测指标参数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省中心平台通过网络对前端监测设备进行设备管理和下达任务执行指令。 每个监测前端部署 1 块采集板卡,对 4 套调频广播节目、2 套中波广播节目进行 24 小时×30 天的存储,单路广播码率为 128kbps。同时,省中心平台配置虚机用于中波、调频广播的实时音频内容分析,配置存储设备用于监管数据和音频的存储。单台虚机支持 25 套广播节目的内容分析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