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1. 中方课程(第一学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培养方案. (1) 培养方案制定后支持导入和录入,对培养方案的审核可分学期进行审核,对未审核的学期可提交修改后再审核,自动生成人才培养方案,并可对专业课程、教学进程、毕业学分要求等进行设置和管理;支持辅修培养方案、双学位、第二学位培养方案的设立 ,
(2) 支持设置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块、课程组,提供课程组内课程的批量直接引用,方便培养方案的快速制定。
(3) 支持维护校级培养方案、院级培养方案、专业、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可以继承上一级培养方案,通过复制功能把以往的培养方案复制到新学年使用,使用前支持培养方案的自定义调整,如学时构成、考查方式等。
(4)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内的统计功能,可以统计专业每学期每周的周学时数量,可统计根据行政班、教师、课程、学时类型、开课周次等不同的维度查看开课统计情况。为方便学分制改革和转专业,提供培养方案对比功能,可以选中两个培养方案让系统智能比对,既能显示整体学分和课程门数差异,也可显示具体课程差异。
(5) 根据国家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可自行设置学生毕业学分要求,学生只要修满包括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实践环节等各部分相应学分,即可毕业。
(6) 对课程进行标签的添加。
(7) 支持设定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和格式要求,能在线编辑和维护功能,管理员、 教师、学生均可在移动端查看。
(8) 提供预留字段在培养方案信息表,为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学生校外交流成绩 ,学生填写在校外的成绩之后,系统可以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并挂靠在学生所属专业培养方案下;
(9) 在培养方案中能以结构化方式分解存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体现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体现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10) 培养方案设定支持逐级审核的功能。
培养方案. 1) 甲乙双方 PI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构思合作研究课题,并组成导师组。导师组双方 PI 确认如提名的候选人被录取,将按时派出/接收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并形成有效的联合指导机制,对学生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导师组对指导学生开展合作研究负首要责任。每位合作导师都有责任确保导师知晓学生在联合培养期间参与的所有科研活动。
2) 根据合作项目协议,赴乙方访学的联合培养学生应在项目开始前签署并递交附表 1 所列的《学生访学协议》。
3) 参与本项目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仍须遵照派出学校对于修业年限和学位申请的要求。在对方单位交流期间,学生以开展合作课题研究为主,每半年应提交一份研究进展汇报。交流结束后应提交书面总结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
4) 联合培养博士生可以旁听接收方开设的课程,但须经任课教师许可,且不能正式注册或获得正式学分。上课不应干扰合作研究。
5) 参与项目的学生完成交流并考核合格后,将获得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剑桥大学格登研究所共同颁发的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证书。
6) 中途退出联合培养项目必须经协议双方的主管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