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 样本条款
课程设置. (10 分) 课程设置中培训教材标准规范、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创业的实际需求、培训教材标准规范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培训专业紧贴市场实际需求且便于就业得 7~10 分,培训教材标准不规范、但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创业且培训专业紧贴市场实际需求且便于就业得 3~7分,培训教材标准欠规范、培训内容结合创业实际需求有欠缺、培训专业欠紧贴市场实际需求得 0~3分。
课程设置. 支持开启播放器限制,学生观看本地教学视频时不可快进、不可拖动进度条、不可倍速;支持开启闯关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上一章节学习后方可解锁下一章节。
1.2 资源库 系统支持资源管理功能,可以按照类型(课件、题目、试卷)进行筛选和管理。支持选择来源课程查看资源。支持输入关键字搜索资源。 课件类型支持上传各种类型的文件(视频、图片、文档、音频、其他),能够浏览各类课件资源的资源名称、状态 、文件大小、分类、关联知识点以及来源课程信息。教师可以为课程资源添加或删除知识点,并能够将课件资源文件移动到其他课程分类中。同时,支持批量删除课件资源,以及对单个课程资源进行移动、下载和删除操作。此外,还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课件资源搜索功能。 题目类资源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实训任务和简答题;能够查看题目内容、试卷题目的正确答案以及题目所属课程信息;支持逐题添加或批量导入题目;具备题目编辑功能;支持打包下载题目和查看打包记录;支持批量删除题目;支持通过题干搜索查找相关资源。 试卷类资源涵盖试卷和问卷两种类型;允许按照试卷类型进行分类查看资源;可以查看资源序号、试卷类型、名称、建议时长、总分、难度系数、创建日期以及来源课程信息;支持创建并添加新的试卷或问卷;系统具备批量删除试卷类资源的功能;还提供试卷资源搜索功能;支持编辑、预览和删除试卷或问卷;支持根据难度系数或创建日期进行排序。
1.3 导学中心 1.3.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遵循新教师成长规律,依据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聚焦新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突出实操性、实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新教师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分“职业领悟与师德践行、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与育德体验、教学反思与教研基础”等四个维度。非师范类增加“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补偿”维度,完善知识结构。
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设置方案是切实可行、课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内容是否匹配需求进行综合评审并独立打分,第一名得 3 分,第二名得 2 分,第三名 得 1 分,未提供不得分。
课程设置. 1. 基础素质提升课程:涵盖政治能力、格局视野、综合素养与工匠精神课程。
2.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专业课根据不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技术要求,设置通用技术、行业专业技术以及前沿科技与新工艺等方面课程。通过培训,普及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技术背后的原理,根据不同行业特性,从企业生产角度提升专业能力。
3. 通用能力提升课程:涵盖创新创造学、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果管理与奖项申报、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生产管理等方向。
课程设置. 2.4.1 基础素质提升课程:涵盖政治能力、格局视野、综合素养与工匠精神课程。
2.4.2 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专业课根据不同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技术要求,设置通用技术、行业专业技术以及前沿科技与新工艺等方面课程。通过培训,普及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技术背后的原理,根据不同行业特性,从企业生产角度提升专业能力。
2.4.3 通用能力提升课程:涵盖创新创造学、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成果管理与奖项申报、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生产管理等方向。
2.4.4 授课师资:培训讲师拟由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国际品牌企业工程师授课,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等综合素养。
课程设置. 1. 培训方式、教学方法
2. 使用教材、工具
课程设置. 可以进行课程的添加及编辑管理,还可以对用户进行课程访问权限设置。另外,平台用户也可以在这里面进行课程表的设置。
课程设置. 坚持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各门课程。
课程设置. 总课程包括三个方面,不少于 6 大完整专题课程:设置铺垫性专题微项目课程,包括:声光系统专题、音乐制作专题、水泵系统专题、感应系统专题;总结与主项目创新设计与搭建专题;展示与评价专题。每个专题计划 1-2 学时。包含教案、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