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维护性 样本条款
可维护性. 提供对系统硬件的监测和控制,并实时进行控制及故障处理。系统结构清晰,维护便捷,支持对系统的监测和管理,能实时进行控制及故障处理,满足安全播出要求。
可维护性. 软件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各个部分应有明确和完整的定义,使得局部的修改不影响全局和其他部分的结构和运行;并利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或产品管理系统,管理数量庞大的系统组件。
可维护性. 所提供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便于维护,测试和检修。
(1) 设备应具有自诊断和寻找故障程序,指出具体故障部位,在现场更换故障部件后即恢复正常;
(2) 应有便于试验和隔离故障的断开点;
(3) 应配备合适的专用安装拆卸工具;
(4) 预防性维护应使磨损性故障尽量减小;
(5) 应充分考虑中国市场实际,提高硬件的代换能力;
(6) 可通过系统编程台修改和增加软件;
(7)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一般应在 0.5 小时以下,最大不得超过 1 小时;
(8) 互换件或不可互换件应有措施保证识别。
可维护性. 系统线路标识清晰、易安装、易维护,系统组成模块清晰。 安全性 1.系统(含云端)的个人信息、应用行为等数据产权属于教育局。
可维护性. 用户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的发展,有可能发生变化,或者增加了新的需求,因此所选的结构应该是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例如模块化设计和适当的子系统间的松偶合度,使得系统架构可以将新的模块或子系统进行维护而不需要对整体架构进行大的调整。
可维护性. 优:6~7分。 良:4~5分。 中:1~3分。 差:0分。
可维护性. 模块化设计,方便维修、替换;
可维护性. 提供方便癿系统管理工具、数据呾系统备仹/恢复工具,供系统管理员方便地迚行系统设置呾管理,以及定期备仹呾在収生敀隓旪恢复系统,最大化实现零代码维护。
可维护性. 要求系统采用模块化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可维护性. 接受接口中心的管理,实现服务接口的可维护,业务流程的可维护;提供日志审计及定期自动转存功能;要求在系统的优化完善过程中要提供有规范、清晰、完整和详细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