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 样本条款
经济效益. 本方案通过土地征用,按照规划功能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通过安排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等手段,加大城镇固定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产生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指通过利用某工作项目所产生的可以用经济统计指标计算和表现的效益。
经济效益. 本方案成片开发通过土地征收(使用)、划拨和市场手段,让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土地使用者手中,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 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可梯次利用于储能和备电等领域,加强对京津冀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发展的支持,可延长动力蓄电池的生命周期,降低动力蓄电池使用成本,为相关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动力蓄电池蕴涵着大量的贵重金属资源,被形象地比喻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动力蓄电池中的镍、钴及稀土等有价金属,为企业带来较好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自项目规划设计完成、乙方或项目公司签订项目用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次月起,每顺延 12 个月为一个考核年度,第一至第五个考核年度项目公司及乙方其他关联企业合计在蜀山区实际缴纳税收分别不低于 200 万、200 万、300 万、400 万和 500 万元(每个纳税年度单独计算任务,且不含本项目建设施工方产生的各项税收),前五个考核年度在蜀山区实际缴纳税收总额合计不低于 1600 万元。若未实现前述纳税承诺,就差额部分,由乙方于 每个考核年度终了之日起 3 个月内,以现金方式向甲方补齐。
经济效益. 本经理期内总经济收益估算为 5737 万元,年均经济效益 573.7 万元。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的年营业收入、利润情况等。
经济效益. 本项目经济效益详见本小节“7、募投项目盈利性分析”
经济效益. 按照恢复治理方向,矿区有 4.5294hm2 土地复垦为乔木林地,经查询有关资料,林木一般 20 年时间可成林,按照林地种植面积、成树树径等标准,一公顷可产木材 280-360m3,平均按照 320m3 作为其产量计算依据,年产量估计在 16 m3/ hm2 左右,考虑林地复垦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成活率、天灾等不确定客观因素,林地的年产量中考虑 18%的损失率。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林木的销售价格在 600元/ m3 左右,成本费包括树苗费、人工工资和管理费等按照 200 元/ m3 计算,则复垦林地的年净产值为:4.5294×16×(1-18%)×(600-200)=2.38 万元。 由此可见,矿山部分区域恢复为乔木林地后,通过经营管护后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新增储能系列产品 0.5GWh、干式变压器 1,000万 kVA,预计实现年新增应税销售收入约 12 亿元人民币。乙方项目全部投产后,每亩土地每年度工商税收总额不低于 30 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