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A.半導體產業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本公司主要業務項目包括二類,一類屬電腦網路及資訊服務業之加值型經銷商,提供整合性硬體與軟體系統建置及維護服務,另一類為半導體設備及應用材料之代理銷售服務;以下茲就本公司所屬產業之現況及特性分析如下: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鑄造產業係所謂的工業之母,其鑄品材質可細分為鐵、鋼、鋁合金、銅合金、鎂合金及鈦合金等等,涵蓋了一個國家各種工業的基礎材料,是世界各國工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產業。目前國內鑄造業以鑄鐵廠商佔大多數,就鑄鐵產品而言,其種類大致上可分為灰口鑄鐵(FC)、球墨鑄鐵 (FCD)、沃斯回火球墨鑄鐵(ADI)等;生產方式則以濕砂模(中、小型鑄件)、呋喃模(大型鑄件)為主,其應用範圍包含運輸工具、機械、電機、電子、營建器材、民生及高精密的國防航太工業等,故在工業發展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國內鑄造工業於日據時代即已萌芽,歷經 60 年代能源危機時期伴隨著 傳統出口產業的繁榮,產業呈現蓬勃發展,全盛時期鑄造廠商數高達 1,600多家,然而臺灣近十幾年來由於勞動人力取得不易,環保標準日趨嚴格及下游產業外移等因素影響,許多體質不良或小規模家庭式鑄造廠紛紛關閉歇業,使得廠商數持續縮減,僅剩少數具經濟規模之自動化專業鑄造廠商如嘉義鋼鐵、勤美、六和機械、美達工業、光隆、甲聖、穎杰、源潤豐、台灣正昇等廠家外,其餘大都屬家庭式生產工廠,生產規模小,且缺乏成熟之技術及自動化設備,產品品質良莠不齊、交貨日期不定,而難與一般專業鑄造廠商競爭。 在國際上,亞洲已成為世界鑄造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其中以中國的生產能力最受矚目,中國產量已超過全世界鐵鑄件年產量的四成,過去十幾年來產能皆呈成長趨勢,而目前鑄件採購有全球化的趨勢,尤其以美國對外採購來滿足其國內鑄件需求所帶來的商機,成長最為明顯,國際知名大廠紛到中國尋找 OEM 商機進而帶動內需成長,而其龐大的汽車及其他民生用品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明顯帶動鑄件需求,且隨著外資(尤其是台資)導入先進鑄造設備、技術與管理模式的助力,鑄造產業已進入積極成長期。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主要從事球墨鑄鐵及灰口鑄鐵等高級鑄件生產製造,產品之應用大致上可歸屬為機械零件及汽車零件,故與機械產業及汽車產業有相當高之關聯性,茲就機械及汽車產業之發展來說明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為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之中材質特性具有可撓性、易轉折、重量輕、厚度薄之優點應用,因此經常運用於輕薄設計或可攜式機構設計產品,如手機、筆記型電腦、顯示器、消費性電子產品、觸控面板及 IC 構裝等。產品構造上由軟性銅箔基板(FCCL)和軟性絕緣層(常用 PI 或 PET)以接著劑貼附後壓合而成,並可依客戶要求貼附補強板或安裝連接器等附件。此外,軟板廠為提供客戶完整服務亦提供零件組裝如接合被動元件或 IC 等業務內容。從購入銅箔、軟性銅箔基板、PI 等原材料開始,至零件組裝製程為止,即為軟板產業大致範疇。全球生產基地集中於亞洲,日本為最大生產國,台灣主要上市櫃之軟板廠商除本公司外尚有 F-臻頂、嘉聯益、台郡、毅嘉等。 近二年較明顯成長的軟板應用就是 LCD 用 LED 背光、IPAD 帶動下的平板電腦熱及 SMARTPHONE 的興起,以往 LCD 用背光都是以 CCFL 為主,基於薄型化需求考量,近年由 NB 開始極積的轉為 LED 背光,改用 LED 背光受益最大的就是軟板,因許多廠商對 LED 封裝基於成本及厚度考量會採用軟板型式進行封裝,這對軟板廠商而言是一個廣大的新市場,值得軟板廠商投入且長遠來看除了 NB 之外,LED 背光尚有機會可以擴大到 LCD TV 以及螢幕用市場,市場潛量相當大,對於我國軟板廠成長應用應可期待。更長遠來的來看 2015 年之後有機會興起的數位家庭,LCD TV 會扮演家庭中整合者,除了內建記憶空間、內建錄影功能以及內建數位電視功能之外,也可以透過內建網路達到與家庭中其它電器或是與外部網路做連結,所以到時 LCD TV 所需的 PCB 會有相當大的變革,值得廠商在現在就投入做研發,待市場到來就可以妥善因應。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A.總體經濟 本公司主要產品包含電風扇、電暖器、電工產品(換氣扇、烘手機、浴室照明電暖器等)及其他小家電(如:果汁機、電磁爐、加/除濕器、電鍋、空氣清淨機等),其中又以電風扇、電暖器及其他小家電為其銷售主軸,合計約占各年度營收總額之九成以上。小家電產品係可便利消費者的生活及提高消費者的生活品質,亦為需求彈性較高之電器產品,其需求量易隨著消費者經濟能力而變化,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往往會導致消費者對其需求下降,故經濟環境對於小家電行業之影響舉足輕重。 中國經濟之發展與全球環境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就總體經濟觀之,經過 2008 年的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在 2009 年第二季後便開始復甦,2010 及 2011 年雖因「歐債問題」爆發引起全球熱烈探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但全球景氣尚持續復甦,亞洲內需成為世界成長引擎。隨景氣逐漸回溫,各國市場亦轉趨穩定,根據各主要政府及研究機後最新公佈的生產與貿易面數據顯示,美國景氣已經穩定復甦,雖然歐債問題目前處於不明之階段,但亞洲新興國家經濟仍維持擴張態勢,新興市場需求仍可望維持熱絡,消費能力展望亦趨於樂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下簡稱 IMF)於 2011 年 4月 11 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指出,儘管面臨新風險,但全球復甦力量正在增強,將延續發達經濟體增長較慢、發展中經濟體增長較快的“南高北低”雙速復甦局面,全球經濟復甦力量正在增強,2012 年世界經濟將增長 4.5%,新興經濟體將繼續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其中預計新興經濟體經濟仍將強勁增長,2012 年經濟增速將達到 6.5%,繼續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而預計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將達到 2.6%。但 IMF 指出,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新興市場經濟體正在積聚經濟過熱風險,商品價格高亦帶來了新的政策挑戰,而舊有挑戰財政和金融部門的修復和改革以及全球需求重新平衡仍亟待解決。 經濟狀況而言,首先亞太地區的中國方面,IMF 報告預測中國經濟 2012 年的增速將達到 9.5%。與 IMF 預測的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相比,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為快速的國家。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由增加公共投資轉向私人消費,繼 2010 年實現約 10.3%的經濟高增長之後,預期中國近年度經濟仍將保持在 9.5%左右。中國國內消費的增長將支撐信貸迅速增加、勞動力市場的改善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日本方面,因 311 日本大地震拖累日本 2011 年經濟增長,使其 2011 年經濟成長率下調,2012 年增長率預期將回升到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各市場研究機構多預測 2010 年各產業將回復正常成長軌道,散熱模組出貨量也將隨著 PC 產業以每年 10~30%的成長與日俱增,而 CPU,GPU將自 65nm 跨入 45nm 製程,發熱量亦持續往年的高功率,散熱片的設計對資訊電子產品的性能及壽命有相當大的影響。為了避免電子元件在高溫高熱的環境趨勢下影響產品性能、穩定性與可靠性,系統的熱管理對整個 3C產業而言是必要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寬頻網路 ADSL 的佈建,有效協助電信業者提供寬頻接取服務,進而提供網路電話及 IPTV 的服務,致使寬頻接取成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本公司身為寬頻網路用戶端設備的主要供應商,以提供用戶優異的功能以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為己任。 由於無線寬頻於家庭應用之普及,帶動網路通訊市場之蓬勃發展,現今服務業者更致力提供「數位家庭服務」,以滿足家庭用戶需求。所謂「數位家庭服務」,為整合寬頻網路服務、固網電話服務及電視(多媒體服務)三項功能於一體之三重播放(Triple Play)產品。在過去,三者原為獨立系統並各自運作,隨著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將三者整合於同一產品,同時可提供上網、撥打網路電話及影視娛樂服務,為目前家庭用戶市場之主流,以整合性接取設備( 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最具代表。用戶透過 IAD 享有 Triple Play,若再加上無線區域網路(WLAN)產品,便可於家庭中簡易的創造一個無線網路環境,享受完全無線技術之便利。 至於無線網路應用方面,新規格 802.11n 的推出,加上 Wi-Fi 聯盟認證帶動品牌廠商與筆記型電腦廠商的跟進,帶動產品需求的成長,提高了數位家庭無線 傳輸的品質與速度,加速 Wi-Fi 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與布局,亦刺激了 WLAN 市場成長的動力。 隨著 ADSL 技術的不斷升級,加上 VDSL、FTTx 的推出,電信業者推動影音服務並增加家庭連網的新興應用,同時,新興市場的需求成長,帶動全球的寬頻服務應用的需求快速成長,有鑑於市場對於寬頻網路產品多元化的需求,本公司的產品開發除了因應市場新技術、新規格的推陳出新,提出完整的解決方案之外,並提供家庭用戶更簡易、更安全的網路佈建與使用方式,透過本公司自行開發的網管軟體,WPS 等網路安全機制以及 QoS 等功能,以滿足用戶高品質的數位網路家庭應用的需求。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承業生醫為一投資控股公司,其下轄 15 家子公司,主要係從事放射腫瘤、神經科學、影像醫學、核子醫學、眼科及牙科等儀器設備之銷售、租賃及維修保養業務。醫療器材產業所包含之產品範圍廣泛,依據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研院 IEK」)出版之「2012 醫療器材產業年鑑」,界定醫療產品類別包括診斷與監測用醫療器材、手術與治療用醫療器材、輔助/修補用醫療器材、體外診斷器材及其他相關醫療器材產品,而承業生醫及其子公司主要則是專注於手術與治療用醫療器材之買賣、租賃及維修保養業務。 由於生產製造醫療器材相關產品之技術種類包含電子、電機、生物科技、生化、醫工、量測及化工等領域,研發期間較長且需要通過各國相關主管機關認證及臨床測試後才能申請於該市場銷售之許可證,尤其高階醫療儀器更需要具有精密技術之基礎,故而相關產品之生產及代理銷售等均需要大量資金,且 申請相關醫療器材許可證費日耗時,不論係製造或代理,進入障礙皆相當高,不過產品一旦成功導入市場後,由於受到專利及認證之保護且產品生命週期長,其利潤亦較其他產業為高。而另就市場需求而言,由於各國安規認證、醫療保險給付制度皆略有差異,因此醫療器材產業受到政府政策影響甚深,醫療保險支付之政策直接影響市場需求,故目前醫療器材需求主要來自於已開發之國家如北美、歐洲及日本等地區。 根據 Espicom Business Intelligence 之研究報告指出,2011 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可達 2,733 億美元,2016 年將可達 3,487 億美元,其中 2010 年至 2016年之複合成長率約為 12.96%。依區域別來看,2011 年美洲醫療器材總市場規模約為 1,224 億美元,占全球醫療器材市場比例最高達 44.8%,其次則為西歐約 25.4%。歐洲地區由於受到歐債風暴影響,政府預算普遍緊縮,而使整體醫療器材市場的比重與成長均明顯下滑,推估歐洲地區醫療器材市場之規模自 2010~2016 年之年複合成長率僅為 2.9%;反觀其他新興市場則是成長幅度明顯強勁,尤其是中東歐地區,其複合成長率高達 11.1%,亞太地區與中東/非洲地區之複合成長率則分別為 5.2%及 7.3%,其成長潛力與商機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地區。 根據 Espicom Business Intelligence 之統計,2011 年亞太地區總人口數約為 36 億人,其中,中國大陸、印度和印尼分別占全世界人口數第一、第二和第四大國,總共占亞太地區人口數 76%,而這些國家都屬於新興市場,是未來帶動全球市場主要成長驅動力。亞太地區先進國家 65 歲以上的高齡化人口逐漸增加,其中又以日本高齡人口比例最高,澳洲則緊跟在後,其他國家如紐西蘭、韓國與台灣之高齡人口比例亦逐年增加,預期帶動醫療與照護需求。2011 年亞太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約為 606 億美元,占全球醫材市場 22.17%,預估 2014 年將達 720 億美元,占全球醫材市場 23%。 在臺灣醫療器材市場方面,依據工研院 IEK 研究資料指出,2012 年產值約為新台幣 760 億元,2013 年將成長至新台幣 814 億元,由於目前台灣本土的醫療器材製造商多半為小型廠商,所生產之產品多為小型醫療器材及耗材等,故大型醫療器材仍多仰賴國外進口。依據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顯示, 2012 年手術與治療用醫療器材,進口值約為新台幣 228 億元,主要係因國內此類產品之製造能力不足,加上國內醫療院所普遍喜好用歐美進口之大型手術與治療用醫療器材所致。 至於出口方面,2012 年隱形眼鏡產品與血糖監測產品(血糖計及血糖試片)為主要增長動能,較 2011 年同期出口成長近 32%及 26%;失能人士用車則因台灣廠商外移,致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趨緩為 4%。2012 年我國手術治療用醫療器材出口值已達新台幣 81 億元,較前年度成長 3.3%,由此可見我國醫療器材產業與本土廠商之發展仍是呈現持續成長。
產業概況. (1)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散裝航運以運輸穀物、礦石、煤炭、鋼材、肥料、鋁樊土等民生物資及工業原物料為主。市場變化與全球經濟循環、海上貿易增減及國際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關。 散裝貨船依承載運能大小主要可分海岬型(Capesize)、巴拿馬極限型(Panamax)、超級極限型(Supramax)、輕便型極限型(Handymax)及輕便型(Handysize)等五大類,分別以 BCI(Baltic Capesize Index)、BPI(Baltic Panamax Index)、BSI(Baltic Supramax Index)及 BHI(Baltic Handy Index)等四個指數表示目前的平均運價,每個指數皆由數條到十幾條航線的運價組成,其中以 BCI、BPI 及 BSI 各佔三分之一權值加權制訂出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 Exchange Dry Index,BDI),用以反應全球整體散裝航運景氣。由於小型船舶運載的貨物類型廣泛,部分種類貨物會對船隻規格有特殊要求,因此運價差異較大,加上船隻數量較多,佔散裝總運量的比例卻較小,因此 BHI指標的代表性較低。 自金融危機以來,散裝航運業步入蕭條已長達五年之久,分析其主要原因係由於前幾年航運市場的繁榮,帶動各家投入建造新船,加上老齡船舶未能及時退出市場,使得全球航運市場運能大增,超過正常需求約三成左右,進而造成運力大幅過剩,使得航運市場長期陷入低迷,而且形勢日益嚴峻。惟近期因全球大宗原物料回補庫存需求旺,帶動海岬型船舶運載熱絡,反映散裝航運運價的 BDI 指數於 102 年 12 月初衝破 2000 點,創 102 年新高,各型船舶運價較去年同期呈現成長,除了現貨船舶運價好轉,隨著這波運價漲勢再起也有助於接下來合約船訂約價格調升,加上美國經濟逐步復甦,歐洲最壞的情況也已過去,中國經濟穩定成長,都將支撐散裝航運市場需求成長,綜觀上述,預期未來市場船噸供給壓力減輕及全球經濟在各政府改革政策推動之下,市場可望逐步復甦,預期國內散裝船業者 103 年業績將優 於 1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