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格局 样本条款

竞争格局. 网络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系统的各个层面,并且演进节奏较快,产品功能愈加专业化,行业内不断涌现出功能各异的新产品和服务,因此细分领域众多,形成了目前国内外厂商共同竞争、行业高度分散的格局。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分析报告》,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9家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为40.5%。此外,相比于其他IT细分领域,网络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竞争格局. 国际中间件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市场化竞争和发展,以IBM和Oracle为代表的软件行业巨头企业通过自身在软件行业的技术优势,并通过收购兼并进行产业布局,逐渐占据了国际中间件市场份额的前两位。 国内中间件行业发展初期,国外厂商IBM、Oracle等占据竞争的绝对主导地位,国产品牌处于相对弱势。随着国内中间件厂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东方通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在电信、金融、政府、军工等行业客户中逐渐打破IBM和 Oracle的垄断,实现了中间件软件的自主可控。出于国家信息安全和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考虑,中间件产品一直是国家主管部门重点扶植的软件领域,在此背景下,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领域的国产化进程有望继续加快,国产品牌份额增长明显。国外品牌目前在中间件市场虽然仍占据优势地位,但市场份额已明显下降。 根据计世资讯统计,2018年市场各参与主体按品牌产品在市场中实际发生的采购单数计算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如下:
竞争格局. 国际中间件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市场化竞争和发展,以IBM和Oracle为代表的软件行业巨头企业通过自身在软件行业的技术优势,并通过收购兼并进行产业布局,逐渐占据了国际中间件市场份额的前两位。 国内中间件行业发展初期,国外厂商IBM、Oracle等占据竞争的绝对主导地 位,国产品牌处于相对弱势。随着国内中间件厂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东方通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在电信、金融、政府、军工等行业客户中逐渐打破IBM和 Oracle的垄断,实现了中间件软件的自主可控。出于国家信息安全和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考虑,中间件产品一直是国家主管部门重点扶植的软件领域,在此背景下,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领域的国产化进程有望继续加快,国产品牌份额增长明显。国外品牌目前在中间件市场虽然仍占据优势地位,但市场份额已明显下降。
竞争格局. 中国建筑市场存在五类参与者:“五大”央企、地方性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外资巨头以及众多中小建筑公司。 由于建筑企业承接项目后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流动资金,加之 EPC、BT、 BOT 和 PPP 等已成为建筑业企业主流的承包模式和获利模式,承包商融资能力及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其承揽项目的核心因素。央企在经过大规模的整合之后进入资本市场,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并具有自身侧重的专业建筑领域;地方性国企大多得到当地政府扶持,利用地方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逐渐从技术要求水平较低的普通建筑市场转向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高端市场;外资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在工程管控及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由此可见,短期内中国建筑业市场企业竞争格局很难打破。 (3)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将趋势性放缓;同时,房地产市场受政策调控影响,市场规模控制力度有望加大;加之建筑施工企业普遍举债经营的特性,仍然具有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短期内,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从中长期来看,建筑施工行业仍存在发展空间,建筑行业增长结构开始切换,房屋建筑工程下行压力持续较大,而基础设施建设产值占比不断提升,基建作为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仍将发挥作用。整体看,建筑业下游需求量在中长期内仍将保持稳定。 2、 房地产行业状况分析 (1) 房地产行业基本情况 房地产行业是进行房产、地产的开发和经营的基础建设行业,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范畴,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1998 年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0 年,国家频繁出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通过调整信贷、税收政策以及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方式多管齐下,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防止社会资源向房地产行业过度集中。2010-2012 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逐步回落,同比增速由 2010 年的 10.56%下降至 2012 年的 1.77%;同期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速也由 2010 年的 18.86%回落至 2012 年的 10.01%。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运行,但是随着调控政策持续深入,投资增速逐步放缓。2010-2012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33.16%、28.05%和 16.19%。 2013 年,国家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同时,有倾向于通过建立市 场化长效机制来逐步替代原有行政调控手段的趋势。市场有效供给的增加、房产 税试点范围的扩大、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立及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出台等正在落 实或未来可能落实的措施大大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在上述宏观政策环境下, 2013 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回升势头,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均出现回升,其 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强劲反弹。2013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30,550.59 万 平方米,同比增加 17.29%;商品房销售金额为 81,428.28 亿元,同比上升 26.3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应刚性加强,未来房地产业仍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保持平稳增长的景气度。但房地产业也受到政府调控的直接影响,因此政府调控力度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房地产行业的未来。 2014 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虽然二季度后居民购房观望情绪有所减弱、需求有所释放,但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仍均出现同比回落。2014年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20,648.54 万平方米,同比回落 7.58%;商品房销售金额为 76,292.41 亿元,同比回落 6.31%。2014 年 4 月开始,除一线城市外,实施限购的城市逐步开始放松或取消限购。2014 年 9 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贷款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限贷标准的认定;2014 年 11 月、2015 年 3 月和 6 月,人民银行分三次公告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将 5-30 年公积金贷款利率由 4.50%调整至 3.50%。2015 年上半年,在中央定调稳增长、调结构、促销费的背景下,央行连续降准降息,放松信贷门槛,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期,构建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完善,楼市逐步回暖趋势基本确立。 2016 年,全国房地产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宽松到热点城市不断收紧的过程。先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库存水平高企的背景下,“两会”提出因城施策去库存,房地产政策相对宽松,降准、降息、降税、降首付频繁出台。在去库存系列政策的刺激下,部分热点城市出现楼市过热现象。面对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过热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在国庆节前后,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6 年第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渐趋平稳,政策分化进一步显现。整体而言,2016 年,房地产市场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延续 2015 年的快速上涨态势,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继 2013 年后再创新高,达到 15.7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22.5%; 商品房均价增速也出现了 2010 年以来的 2 位数增长,比 2015 年提高 2.7 个百分点。 2017 年,房地产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地方以城市群为调控场,从传统的需求端调整向供给侧增加进行转变,限购限贷限售叠 加土拍收紧,供应结构优化,调控效果逐步显现。同时短期调控与长效机制的衔接更为紧密,大力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深化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在控制房价水平的同时,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构建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 2018 年第一季度,政策面“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已成共识,房地产税改革将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大局已定,然而行业销售依旧向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分别继续增长。开发企业...
竞争格局. 发行人的房地产业务主要来源于下属公司武汉商贸国有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武汉昌盛实业有限公司,业务地点主要在武汉市。 武汉市场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上涨,2006-2011 的五年间,武汉泛地产开发投资金额涨至 1,274.17 亿元,增长幅度达到 200%。即使面临了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0 年的限购,房地产投资规模依然较快增长,平均房价也维持了增长的势头,说明武汉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开发投资平稳增长。2017 年,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为 2,686.34 亿元,同比增长 6.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34.13%;其中住宅开发投资为 1,840.31 亿元,同比增长 6.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288.90 亿元,增长 21.6%;办公楼投资 254.52 亿元,增长 33.6%。武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呈商品住宅为主的格局。2019 年武汉市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 6.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 11.6%,办公楼投资下降 3.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 16.2%。全市房屋施工面积 13,556.46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5.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3,430.84 万平方米,增长 10.4%。全年房屋竣工面积 697.50 万平方米,增长 52.1%。2020 年武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 6.4%。其中,住宅投资下降 10.3%,办公楼投资增长 19.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 11.3%。全市房屋施工面积 15,565.89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4.8%。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3,668.79 万平方米,增长 6.9%。全年房屋竣工面积 777.86 万平方米,增长 11.5%。
竞争格局. 中国建筑市场存在五类参与者:“五大”央企、地方性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外资巨头以及众多中小建筑公司。 由于建筑企业承接项目后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流动资金,加之 EPC、BT、 BOT 和 PPP 等已成为建筑业企业主流的承包模式和获利模式,承包商融资能力 及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其承揽项目的核心因素。央企在经过大规模的整合之后进入资本市场,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并具有自身侧重的专业建筑领域;地方性国企大多得到当地政府扶持,利用地方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逐渐从技术要求水平较低的普通建筑市场转向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高端市场;外资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在工程管控及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由此可见,短期内中国建筑业市场企业竞争格局很难打破。
竞争格局. 微特电机种类繁多,所实现功能及其技术指标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应用领域的微特电机往往构成独立的细分市场,对应的主要厂家和竞争水平也不同。 在信息处理设备所需的微特电机领域,日本企业具有领先地位。该领域内,日本的电产在硬盘主轴电机、光盘驱动器主轴电机市场占有率最高,IT 设备用轴流风扇电机也是日本厂家的强项,美蓓亚、电产、Sanyo(山洋)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汽车微特电机领域同样是日本企业主导的市场。日本的电产、阿斯莫、三叶、 电装、万宝至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除日本厂家外,德国的博泽在汽车微特电机领域也具有较高知名度。 白色家电微特电机领域,中国企业占有较大份额。目前,中国已成为白色家电产量第一的大国,国内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从事白色家电用微特电机生产,并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和生产基地。比较知名的企业有威灵控股、大洋电机、卧龙电驱、杭州松下马达、电产芝浦、江苏富天江。这些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及其与下游家电生产商的长期合作关系,掌握了较大市场份额。中国白色家电用微特电机领域存在较多企业作为下游家电企业的关联企业生产微特电机。威灵控股是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企业,也因此成为空调电机行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江苏富天江是江苏小天鹅三江电器和日本富士通的合资企业;杭州松下马达是日本松下电器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电产芝浦是日本电产在中国的独资企业;卧龙电驱依托卧龙集团,产品涵盖各类电机及其控制组件;大洋电机早期主要依靠空调用电机产品,之后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的大力开拓取得了良好发展。
竞争格局. 六氟磷酸锂项目投资强度大,扩产周期长,新进入竞争者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长回报周期承受能力,进入壁垒较高,因此目前六氟磷酸锂主要产能集中 在技术成熟、产品优质、客户稳定的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行业内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永太科技、森田化学、延安必康等。根据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 年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9.05%、18.16%和 7.41%,合计占比达 50%以上。虽然目前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但是未来随着下游产业的稳步发展,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竞争格局. (1) 医保信息化、人力资源和社保信息化方面 国内医保信息化、人社信息化行业主要有 10 余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整体竞争格局呈现较强的地域性特征,行业内企业包括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偏重西南按地区的创智和宇和久远银海、偏重华东地区的易联众和万达信息、偏重华东和华北地区的卫宁健康和山大地纬、偏重华中地区的创智和宇等,行业内企业都积极地进行市场拓展,跨区域竞争较为激烈。 (2) 医疗信息化方面 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主要由本土厂商所占据。近年来,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对医疗卫生信息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行业进入门槛不高,业内中小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国内三级医院信息化市场主要被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所占据,中小型厂商主要目标为大量低等级基层医院,医院信息化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对架构设计、软件开发与运营维护的要求高于医院信息化产品,因此市场主要由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所占据。 公司简称 竞争领域 基本情况 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 年成立,注册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 于 1996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东软集团是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的结合,软件与制造的
竞争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全行业的重组改革,目前,中国航空运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三大航空公司(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为主导,多家航空公司并存的竞争格局。根据民航局的统计,以运输总周转量计算,2017 年三大航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之和约为 70%以上。 发行人下属公司四川航空以成都、重庆和昆明为基地,在成都时刻占有率排名第二,在重庆排名第二,同时公司拥有 16 架适宜高原飞行的飞机;且与其他航空公司相比,公司西南地区业务受高铁影响较小,客流量有一定的保证。 因主要业务集中在西南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旅游出行需求的进一步增长,预计未来四川航空的旅客周转量有望继续得到提升;同时客座率的不断上升也显示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运力紧张的情况,随着订购飞机的交付,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届时运力的提升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客运市场。